世界文化史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共24卷,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和迈锡尼文明。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在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骑士精神: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源自中世纪,构成了西欧民族中的“绅士风度”,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等为特征。
这些特征在现代欧洲的教育、文艺、社交等领域仍然发生作用,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经院哲学:11—14世纪西欧中世纪主要的哲学思潮,因产生于教会的学院,故而得名。
它运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等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并将正统教义的明显谬误证明为正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教权高于世俗权力。
主要有唯名论与为实论两大派别。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拱形结构提高天花板的高度,安装有较大的玻璃窗,并对教堂内外增加雕刻和绘画装饰。
哥特式教堂的外观高而尖,有拱门、尖高塔、尖屋脊和尖屋顶。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历时十五年。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它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最有作为的代表是歌德和席勒。
洛可可艺术:洛可可风格起源于法国,是18世纪末新古典主义者用来嘲笑17世纪意大利的这种艺术而使用的术语。
其特点主要有强调运动感、空间感、浮夸、豪华感、激情感,偏爱复杂多变。
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巴洛克视觉艺术: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流行于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的一种艺术风格。
洛可可原意是“贝壳装饰”和“岩状装饰”。
起初是指建筑和室内陈设中的一种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倾向于纤巧、优雅,但显得繁琐和矫揉造作,偏爱象牙白和金色,偏爱贝壳形装饰和曲线轮廓。
在绘画方面,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着18世纪的前半期。
民族乐派:19世纪中期,北欧、东欧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兴起了一种音乐风格,它在强调表现个人感情的同时,渗透了本民族音乐的特征,音乐家在创作中运用民间歌曲、舞曲的音调、节奏等来强调音乐的民族特色,作品体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鲜明的国籍性和民族性。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并往往以荒诞的形式加以表现。
2、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3、表现人独特的生存境遇,意识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状态。
主要从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这四方面表现出来。
(二)、意识流小说有哪些艺术特征意识流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流派,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遍及欧美各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征:1、内心独白;2、蒙太奇、自由联想、时空跳跃;3、诗化、音乐化。
(三)、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关系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于18世纪末开始出现,并在19世纪前半叶形成风气盛行于欧洲各国,成为当时欧洲文化生活的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欧洲从19世纪30年代起,浪漫主义文学虽仍然存在,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并迅速成为19世纪文学的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的名称源于俄苏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
联系: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并非是对浪漫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它的继承和发展。
(四)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代表及作品1、司汤达《红与黑》、《巴玛修道院》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4、莫泊桑《羊脂球》5、梅里美《嘉尔曼》《卡门》6、狄更斯《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双城记》7、夏洛蒂勃朗特《简爱》8、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9、安妮.勃朗特《阿格尼兹.格雷》10、哈代《列王》《德伯家的苔丝》(五)为什么19世纪称为科学世纪十九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始,是科学的世纪。
这一时期,在天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1)特别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2)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力的应用(3)社会科学院的诞生—早先是英国皇家学院(4)科学的专业化与职业化(5)科学技术受到政府的重视(六)20世纪科技革命对世界整体发展的影响1、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促使经济迅速发展2、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3、导致了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4、造成了一个由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介入、干预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七)列举说明古代近东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古代近东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包括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希伯来文化,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治上: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便在美素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建立起了十多个独立的城邦,阿摩利人建立起的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30年至公元前1530年一跃成为该地区的主宰。
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实现了空前的统一。
而城邦文化及神授王权进入欧洲,称欧洲文化的奠基者。
2、文化上: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后传入腓尼基,腓尼基人创造了腓尼基文字,它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之后传入欧洲,成为现代欧洲文字的根源。
3、历法上:两河文明的历法很有特色。
在阿卡德时代,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编制了太阴历,在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别(恒星)和五大(行星),还观察到(黄道)。
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
16世纪,欧洲发明了格里高利历,是世界现在在用的公历。
4、文学上:西方的《伊索寓言》上的许多故事来源于苏美尔人流传的故事宗教上:崇拜多神论,认为世上有众多的神存在;拟人性,认为神具有人一样的外貌、品行、个性和弱点;泛神论,认为自然界和宇宙中处存在神。
希伯来民族创造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圣经》。
5、法律上:两河流域的法律主要表现在契约观上,这一观念对后来犹太民族“契约观”的确立显然起到了重要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现存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条理的法律文集。
(八)简述罗马法对欧洲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影响1、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2、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如《拿破仑法典》、《德国民法典》3、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4、罗马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思想对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重要作用。
(九)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惯法的汇编影响: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十)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上: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邦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它的黄金时代2、哲学上:希腊的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德国的古典哲学正是在希腊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3、历史上:两位杰出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4、科学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
5、文学上: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是古希腊文学富饶的土壤,是西方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后来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都可以从希腊古代文化中找到它的根源。
6、建筑和雕刻上:古希腊雕刻艺术家对人体结构极有研究,精于人物体态举止动静的艺术表现技巧。
现代许多国家雕刻和美术学习者,还是按照希腊雕刻模型来学习人体的雕刻艺术。
(十一)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文主义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从人经验开始2、主张尊重人的潜力、关怀人、提高人的权威;3、推崇人的情感、人的智慧和人的思想。
填空题1.埃及宗教信仰分为:官方和个人2.浪漫主义音乐分为:标题音乐和民族乐派3.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上出现的流派:“黑色幽默”与非虚构小说4.苏美尔最大成就:楔形文字5.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是:普希金6.19世纪浪漫主义摇篮:德国与奥地利7.6世纪是最先掀起宗教改革的国家:德国8.爱情海文化包括: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9.希腊文化包括哪些精神:理性和科学10.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哲学之父:泰勒斯、西方科学之父:亚里斯多德。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1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司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