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保险学原理 第二章 保险概述
保险学原理 第二章 保险概述
3.(美)小哈罗德.斯凯博等. 国际风险与保险[M]. 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4.胡文富.论保险的积德保障职 能[J].保险研究,2005(3)
5.魏华林.论人类对保险功能的 认识及其变迁[J].保险研究, 2004(2)
(二)不保风险:保险人一般不予 承保的风险。
1.市场方面 2.社会方面
3.故意行为 4.保险公司无力承担的其他风险
可保风险与不保风险只是相对而言: 相对于商业保险; 可转化。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 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 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 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 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 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的商业保险行为。
❖ 3. 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 4. 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Fra bibliotek保险代价(保险的消极影响或消极 作用)
❖ 1.产生道德风险,出现保险欺诈
❖ 2.增大费用支出
复习思考题:
1.保险有哪些学说? 2.你对保险是怎样认识的? 3.保险的要素有哪些? 4.什么是可保风险?可保风险需
此外:
❖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吴定富的“现代保险功能理论”:
保险具有三项功能,即经济补偿功能;
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风险管理
社会关系管理
社会信用管理
此外:
❖保险的积德保障职能
——胡文富“论保险的积德保 障职能”,《保险研究》2005年第3期)
(一)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费与保险金的关系
(一)概念 (二)区别 (三)联系
保险,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 生时作死时的准备, 父母作儿女的准备, 儿女小时作儿女长大的准备,如
此而已。 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 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 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 能做到这三点的人,才算是现代
人。 ——胡适
(一)保险与储蓄
区别: 1.权利与义务不同 2.性质不同 3.主体不同
本节讲授三个问题:
保险的职能 保险的作用 保险的代价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1.经济补偿职能 2.经济给付职能
(二)派生职能 保险的融资职能
保险资金运用大事记: 1995年《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
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 式。 1998年10月,人民银行同意保险公司进行同业拆借; 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 市; 2003年,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AA级以上 的企业债券; ❖ 2005年8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直接进入股市; ❖ 2006年3月,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 目试点管理办法》,保险资金获准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 2007年7月,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境外 投资; ❖ 2009年新修订《保险法》第106条规定:保险公司可投资于 房地产。
保险学原理 第二章 保险概述
本章包括两节:
第一节 保险的内涵 第二节 保险的职能作用及其代价
本节讲授三个问题:
可保风险与不保风险
保险的含义
保险与类似经济行为及制度的比 较
(一)可保风险
1.概念
广义
狭义
2.可保风险具有的条件: (1)非投机性 (2)偶然性 (3)意外性 (4)普遍性 (5)严重性
共性:保险与储蓄都是客户以现 有的剩余资金用作将来需要的准 备。 区别:1.目的不同
2.性质不同 3.权益不同
(二)保险与赌博
共性:保险与赌博,都取决于 偶然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获得 大大超过支出的收入。
区别: 1.目的不同 2.结果不同 3.法律地位不同
(三)保险与救济
共性:保险与救济都是对风 险损失的补偿方式。
❖ 1.有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或经 营
❖ 2.有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 3.有助于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 4.有助于安定人民生活 ❖ 5.有助于保证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障受害的第三者的利益
(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1. 有助于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 行
❖ 2. 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
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怎样看待可 保风险与不保风险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5.概念比较: 保险费与保险金 保险与储蓄 保险与赌博 保险与救济
6.保险具有哪些职能?你对这些职 能如何看待?
7.你怎样认识保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日)园.乾治.保险总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