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临时用电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3参考文件
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2《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4 术语和定义
4.1 临时用电:因施工、检修需要,凡在正式运行的供电系统上加接或拆除如电缆线路、变压器、配电箱等设备以及使用电动机、电焊机、潜水泵、通风机、电动工具、照明器具等一切临时性用电负荷,通称为临时用电。
5权责
5.1 本文件制定权责
批准审核校准拟、修
总经理部门主管安环
5.2 各部门负责本规定的执行。
6 内容及要求
6.1. 在运行的生产装置、罐区和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等区域的临时用电均属用火管理范围,一般不允许接临时用电源。
确属施工、检修必需时,在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见附件1)的同时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
6.2 临时用电应严格确定用电时限,超期前需按程序重新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在未办妥时,供电执行部门应到期停电。
6.3 对于禁火区内的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动火作业许可证所规定的期限。
6.4 安装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气作业人员,应持有电工作业证。
6.5 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按供电电压等级及负荷容量正确选用。
所用的电气元件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6.6 临时用电电源施工、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电气施工、安装规范。
6.7 施工配电箱、房,禁止直接接入各类用电设备,各类用电设备必须经用户配电箱转接,用电设备应按照总配电箱、房—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的三级配电方式进行连接。
施工配电箱、房的“PEN”线或“PE”线应重复接地。
配电箱内开关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6.8 现场使用的移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6.9 配电箱、盘要有编号、有防雨措施。
箱门应能紧密关闭。
6.10 供电线路横穿道路或在有可能受到机械伤害的地段应采用保护套管等可靠的保护措施。
若采用架空敷设时,其架空高度在装置区内不得低于2.5 m,穿越道路不得低于5 m。
需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走向标志和安全标志,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m。
6.11 行灯使用电压不得超过36 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或塔、釜、罐、槽等金属设备内作业的临时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12 V。
6.12 临时用电部门不得私自向其它部门转供或在临时用电电网内引入其它电源。
6.13 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气元件和线路应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6.14 临时用电结束后,临时用电使用单位应及时通知供电单位停电,由临时用电使用单位拆除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各设备,其它单位不得私自拆除。
6.15 凡有触电危险且容易使人接触到的设备,如变压器、配电屏等应设在指定地点,周围设栏杆,并悬挂标示牌。
6.16 施工用电设备在装接完毕后,作业人员应检查用户设备是否良好,测量设备绝缘。
并按总配电箱、房—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供电方式逐级送电。
试验漏电开关漏电保护是否有效及转动设备的转向,严禁不经检查而盲目送电。
6.17 配送电部门应定期巡回检查,建立检查记录和隐患整改台帐,确保临时供电设施完好。
对存在重大隐患和发生威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配送电单位有权紧急停电处理。
6.18 临时用电单位应严格遵守临时用电规定,不得变更地点和作业内容,禁止任意增加用电负荷或私自向其他单位转供。
6.19 职责要求
6.19.1 安环处负责公司临时用电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6.19.2 用电单位负责《临时用电作业票》的办理。
6.19.3 供电部门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临时用电审批。
6.19.4 作业、施工部门负责所接临时电的现场运行作业、设备维护、安全监护和管理。
6.20《临时用电作业票》的管理
6.20.1 临时用电必须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
6.20.2《临时用电作业票》一式三联,一联安环处存留,二联供电单位存留,三联作业单位存留。
6.20.3《临时用电作业票》至少保存1年。
7记录表式
7.1 附件1:《临时用电作业票》RD-SZ6-035A
附件 1 XXX有限公司临时用电作业票
本作业票一式三联,第一联安环处存留,第二联供电单位存留,第三联作业单位存留。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