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整理]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课拓印树皮或树叶授课教题师让学生掌握拓印树皮或树叶图案的方法。

认识不同实验目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不同。

标实验器树干、白纸、蜡笔材或药品实验设树皮图案是否可以拓印在纸上,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1.树皮图案被拓印在白纸上。

上。

2.不同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度不同。

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实验结树皮图案可以通过拓印方法获得,不同树干的纹理和光论滑程度不同。

实验课观察叶的形态授课教题师实验目认识叶的结构。

标实验器放大镜材或药品实验设叶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吗,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各种美丽的叶。

1.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观察完整的叶和残缺2.被破坏过。

的叶。

3.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3.认识叶的组成。

3.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4.比较新鲜的叶和落死的。

叶。

实验结论叶是有生命的,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实验课观察常见的植物授课教题师实验目识别常见植物的根、茎、叶、花等植物器官,并学会标一定的观察方法。

实验器放大镜、皮尺材或药品实验设植物的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远观树形; 1.像一把撑开的大伞;2.观测树干; 2.树的周长40厘米,树干上有树瘤,地面有小草。

3.观察树枝。

3.叶面绿色、叶的背面有棕色的细毛。

4.树枝的顶端有果实和新芽。

实验结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论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课前捕捉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几只蜗牛时没找到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

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1,2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2(观察蜗牛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实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 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

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的反应观察其反应。

(不要倒在蜗牛身上)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5、实验总结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课观察小动物授课教题师实验目认识蚂蚁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标实验器放大镜面包屑和白糖材或药品实验设蚂蚁为什么能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1.身体分为头、胸、腹和三对足;诱饵,把蚂蚁引出窝来。

2.蚂蚁用信息素引导后面的蚂蚁2.用放大镜对蚂蚁进行走相同的路线。

观察。

实验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三对足,用信息素交流信论息。

实验课认识常见动物的食授课教题性师实验目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不同。

标实验器蚕、蚂蚁、蜗牛、桑叶、面包、菜叶材或药品实验设蚕、蚂蚁、蜗牛会不会都喜欢同一种食物呢, 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把桑叶、面包、菜叶蚕爱吃桑叶、蚂蚁爱吃面包、分别放进蚕、蚂蚁、蜗牛的蜗牛爱吃菜叶。

纸盒里。

2.观察他们爱吃什么。

实验结不同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论实验课认识常见材料的性授课教题质师实验目认识金属的共同特征。

标实验器铁丝、铜丝、铅丝、砂纸、木头、纸材或药品实验设铁丝、铜丝、铅丝这三种金属的性质一样吗, 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比较铁丝、铜丝、铅1.金属比较硬。

丝、木头、纸的硬度。

2.打磨后的金属有光泽,其他2.用砂纸打磨以上三种没有。

金属。

3.金属传热快,非金属传热3.把铁丝、铜丝、铅丝、慢。

木头投入到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能。

金属有延展性、比较硬、有光泽、传热快。

实验结论比较天然材料实验课授课教与人造材料的不同题师实验目通过实验能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标实验器棉花、蚕茧、粘土、棉线、丝绸、陶罐材或药品实验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有什么不同,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观察实验物品。

1.棉花、蚕茧、粘土是天然材料。

2.区分材料。

2.棉线、丝绸、陶罐是人造材料。

实验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材料有天然材料,也有论人造材料。

实验内容:谁更容易吸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演示染纸 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

2、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

3、提出研究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向上“爬升”,2.探究水会沿着1、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缝隙向上爬升 2、提供实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3、预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爬升”吗,4、指导实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竖直放进水里,然后仔细观察。

5、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结果。

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

7、两块玻璃片实验:边实验边仔细观察,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升的一样高吗,8、实验交流: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3(探究水会沿着1、讨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 小孔向上爬升 2、观察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许多小孔。

3、出示实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的毛细管卖,效果较好。

)4、预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5、提出对比实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样等。

6、学生分组对比实验。

7、实验交流: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4、实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6、整理器材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我们来造一张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比较纸的纵向1、指导学生自己拿出报纸和小刀,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裁出宽度相同、长短相同、边缘平滑的3组纸条。

度。

2、同桌2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等,然后同时缓缓用力向两边拉。

3、进行三组重复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也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比较实验结果。

2.观察纸张边缘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纤维观察被撕下的边缘,边观察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比较观察结果。

3.比较不同纸张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卡纸(同样大小)。

的吸水性 2、预测: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分别用滴管在纸的中间滴一滴同样大小的水滴,仔细观察水扩散的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见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

4、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先按住上面的胶头,排掉空气,将滴管口伸入水中,松开胶头,然后轻轻提起,将滴管垂直滴向目标。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4.比较不同纸张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一张卡纸(同样的透光性大小)。

2、预测: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可以将纸蒙在课本上(最好有彩色图的),看看那种更容易透光,也可以用手电筒对着纸射出光线,比比那张纸后面最亮等。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5.实验总结对纸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

6.整理器材清洗相应的器材,使用过的纸张放进垃圾桶,保持桌面整洁。

实验结论:纸的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实验名称:认识水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性质实验材料:烧杯、水实验步骤:1、观察烧杯中的水。

2、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

3、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的水放入口中。

实验现象: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闻和尝。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多少实验目的:学会使用量筒。

实验材料:量筒、水、滴管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

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实验结论:量筒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量筒上一般标有20?字样,这就要求所量液体的温度应控制在20?1左右,若相差太多,一是量取的体积有误,二是容易损坏量筒。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实验名称: 空气在哪里实验目的:探究杯子里面有空气实验材料:纸、玻璃杯、水槽、水实验过程 :1、在杯子底部塞紧一团干燥的纸将杯子口向下,竖直压入水中,直至没过杯底,再竖直提起,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观察纸团湿了吗,2、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纸团没有湿。

2、杯子里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实验结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课验证空气的存在授课教题师实验目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

标实验器塑料袋、玻璃杯、香、火柴、水槽材或药品实验设空气存在吗,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打开塑料袋,快速封1.塑料袋装了一袋空气。

住口,有什么现象,2.玻璃杯里由于有空气水进不2.在水槽里装上水,把了玻璃杯。

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有什么3.空气在流动。

现象,3.用火柴点燃香又有什么现象,实验结空气存在,且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

论实验课研究空气的各种性授课教题质师实验目通过实验懂得空气有重量。

标实验器一根筷子、铁架台、棉线、气球。

材或药品实验设空气有重量吗,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在筷子的中间栓上棉当调平的筷子挂上气球时是线,并挂在铁架台上,调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