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
摘要:人际交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真诚尊重原则,相容原则,适度得体原则和策略原则。
关键词:语言交际真诚尊重原则相容原则适度得体原则策略原则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
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想获得语言交际的成功,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循语言交际的四个基本原则:真诚尊重原则,相容原则,适度得体原则和策略原则。
只有处理好这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真诚尊重原则
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相互尊重主要表现在不侵犯对方隐私,尊重对方人格,不歧视,尊重对方发言,即使对方有过错也以适当的方式指出,或者批评。
只要把握好这几个大方向,用心去交往就不会失败。
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当然真诚尊重是重要的,然而在社交场合中,真诚和尊重也表现为许多误区,一种是在社交场合,一味地倾吐自己的所有真诚,甚至不管对象如何;一种是不管对方是否能接受,凡是自己不赞同的或不喜欢的一味的抵制排斥,甚至攻击。
如果在社交场合中,陷入这样的误区也是糟糕的。
故在社交中,必须注意真诚和尊重的一些具体表现,在你倾吐衷言时,有必要看一下对方是否是自己真能倾吐肺腑之言的知音,如对方压根儿不喜欢听你的真诚的心声,那你就徒劳了。
另外,如对方的观点或打扮等你不喜欢、不赞同,也不必针锋相对地批评他,更不能嘲笑或攻击,你可以委婉的提出或适度的有所表示或干脆避开此问题。
有人以为这是虚伪,非也,这是给人留有余地,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自然也是真诚在礼貌中的体现,就像在谈判桌上,尽管对方是你的对手,也应彬彬有礼,显示自己尊重他人的大将风度,这既是礼貌的表现,同时也是心理上战胜对方的表现。
要表现你的真诚和尊重,在社交场合,切记三点:给他人充分表现的机会,对他人表现出你最大的热情,给对方永远留有余地。
二、相容原则
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
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
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
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
只要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作为领导,领导艺术是至关重要的,能做到这点,对企业的凝聚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容是人类一种伟大思想,在人际交往中,相容的思想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甚至咄咄逼人。
总而言之,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三、适度得体原则
从言语交际的过程来看,话语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表达者所选的言语内容和形式尽量适应语境和言语交际的目的,从交际过程来看,得体原则指的是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这个总结是非常符合言语交际过程的实际的
孔子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意思是说,在交往中既不要低声下气,又不要傲慢无礼。
这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
适度得体原则即交往应把握礼仪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却不能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能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要谦虚但不能拘谨;要老练持重,但又不能圆滑世故。
一是态度行为的适度得体,要注重礼仪,讲究场合,恰如其分,举止得体,进退有据,不卑不亢。
切不要态度轻慢,粗鲁无理,卑躬屈膝,行动猥琐,漠然置之,随随便便。
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获得交际的成功。
有的人敬烟很有方法:当对方摇手不吸时,便脱口而出:“烟出文章酒出诗”、“男儿不抽烟,枉来人世走一番”、“男儿不抽烟,女人不喜欢”等,实不足取。
抽烟是一种陋习,不要不顾及场合。
二是时间、场合、地点适度得体。
交际的情境特点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具体讲,就是要看对象,分清时间和场合。
因为社交场合是千变万化的,交际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不同的人要讲究使用不同的方法。
即便是对同一个人,也要区别时间和地点,采用灵活机动的办法,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呆板僵化,以致在交际中遭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四、策略原则
语言交际中的策略原则应当注意如下三下问题:一是精确和模糊的问题,日常谈话时不必处处精确,
但是,要精确时就应该精确,以免造成似是而非的话语,让人产生误解。
如,一所学校的学生守则上规定“不提倡谈恋爱”,像这样的条文就难以被遵守。
但是,如果回答一些本身就模糊的问题时就不能精确地回答,譬如,你的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像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有一头头发或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二是直言和婉言的问题,说话时是否直言就要看当时的语境。
鲁迅在《立论》中谈到有一个人家生了小孩,亲友前来祝贺,说小孩长得真好看,说真话的就遭了打。
但是,在真诚的人际交往中,还是直言相告为好,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必过多地委婉。
三是简略和啰嗦的问题,一般说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话语简繁适度,才能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
当然,繁简也要看语境,有难言之隐时,或服务性的话语常常会有更多的冗余。
参考文献:
1.马志强. 《语言交际艺术》,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12月.
2.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邓演平《论人际关系的基础》,湖南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4. 周振宇《大学生人际交往导向》长沙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期
5. 王伯金《人际交往的准则》企业文明论坛 2002年03期
6.刘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7.图书城
8.搜房网
9.人间福报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