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翻译赏析说课讲解

经典翻译赏析说课讲解

译文:天下当母亲的,迫于无奈,气儿子又疼儿子,恨儿 子又爱儿子的,可就多着呢,德伯太太并不是头一个。 (张谷若译)
赏析:原句理解起来很容易,但要清晰流畅地表达却非常棘 手,如果不信,您不妨试试看,然后再将您的译文和此处译 文对比,您一定会像笔者一样对张谷若先生高超的翻译表达 技巧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译:对儿女,迫于无奈,既恨,又爱,又怨,又疼的母 亲多着呢,德伯太太并不是头一个。
5. A melody is heard, played upon a flute. It is small and fine, telling of grass and trees and the horizon. The curtain rises.(Arthur Miller: Death of Salesman)
译文:他面相凶蛮。这种人还处在人类进化的原始森林阶段。
赏析:英语中用抽象名词作主语的情形比较多,如这里的 “savagery”,汉语却 喜欢用动作或状态的主体尤其是人作主 语,这里的译句就是依照汉语的习惯做了主语上的调整。原句 中“was still in that primeval forest”是个比 喻,译文中也还 了它一个比喻“还处在……原始森林阶段”,喻体不变。陈生 保在《英汉翻译津指》中指出,“比喻一般不能照词面意思直 译,而要译出其喻义。有些时候,比喻的含义非常明显,直接 用原来的比喻文字更生动活泼,可不加改动,直接引用”(第 130页),可作为翻译比喻的指导思想。
译文:“什么?我走?我走了,好让那个混蛋欺负你?我瞧 他那长相儿,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张谷若译)
赏析:译文开始两个短促的问句很好地表达了说话人激动的 感情,与原文的意思也丝丝入扣。“tyrant”指的是农夫葛露 卑(Groby),苔丝在他家帮工,他因为曾被安玑打了一拳, 所以处处刁难苔丝,引申译为“混蛋”,可谓贴切。“我瞧 他那长相儿……”一句也非常地道。
赏析:余光中先生说,他“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 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 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 存原文。退而求其次,如果难存原文,只好就径达原意,不 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余光中选集》第4卷,第181页)。 上面的译文就是译意的典型。如果只译原文,就成了“哦, 乐趣,乐趣!什么别的事该带一个人去任何地方吗?”表面 上是忠实,其实并未照顾到原意,等于不忠,而作了一番变 通,便是忠实、地道的汉语了。
译文:横笛吹来幽雅的曲子,诉说着芳草、佳树和天涯。幕 启。(姚克译)
赏析:原文出自阿瑟‘密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是剧作的开头两句。 译文用简洁、优雅、带有诗意的语言将原文的意境传达得淋漓尽致。 “flute”不译为“长笛”而译作“横笛”,诗味更浓(唐张巡《闻笛》诗 有“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句,宋李清照《满庭霜》词有“难堪雨 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句);“grass”,“trees”分别译 为“芳草”和“佳树”,表面上增加了“芳”和“佳”两个字,但这种 增字是在正确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充分传达原文的“意美”而作的必 要变通;“幕启”一译精练且符合剧本语言的特点。请看另一种译文, 忠实固然忠实,也算得上优美,但与上面的译文比较,还是显得稍逊一 筹,语言也哆唆了一些:可以听见用长笛演奏的一支旋律。乐声低微而 优美,使人想到草原、树木和一望无际的天边。幕启。
另译:“什么?我走了把你留给那个混蛋?瞧他长得那副熊 样儿,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7. Savagery was stamped upon his features. He was still in that primeval forest from which mankind was evolved.
4. Mrs. d’Urbervilles was not the first mother compelled to love her offspring resentfully, and to be bitterly fond.(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另译:笛声响起,幽幽传来,甚是动听,诉说着芳草、 绿树和天涯。幕启。
6. “What-and leave you to that tyrant? I can he is.”(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赏析:如果将“I long for you terribly.”译成“我想死你 了”,也很不错,同上面的译句一样地道。选了这样一 个译例,是觉得“torment”译成“熬煎”,不落俗套, 颇有新意,如果随手将其译为“煎熬”,感情色彩就弱 得多,因为“煎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太多了。语言学 研究告诉我们,一个词或一个表达方式,使用得愈多, 其表现力就越弱。翻译时,译者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 宜多采用新鲜活泼、有活力的表达方式。
经典翻译赏析
3. (Algernon: How are you, my dear Ernest? What brings you up to town?) .
Jack: Oh, pleasure, pleasure! What else should bring one anywhere?
译 另文译:杰克:哦嗨,寻 找欢乐作子乐呗呀,!找一乐个子人呗出!门一,个还人为出了门别,的还为 吗 了?别的(吗余?光中译)
另译:他一副野蛮的样子。好像仍生活在人类进化的原始森林 阶段似的。
8. I long for you terribly. The moment we say good-bye and I close the door, my torment begins.
译文:我想你想得要命。我们一分手,我一关上门,心里便 觉得熬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