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中山A证)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中山A证)
这次治疗对塞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他撤出了心 理防卫,进入某些最深层的情绪。在想象中,他紧紧 地抓住治疗师的手,轻声哭泣。
14
6、第八次治疗
治疗师带来三个手工制的布娃娃,两个 男的和一个女的。治疗师决定尝试有关 他母亲被强暴的角色扮演。到目前为止, 治疗师认为塞吉和他已经建立了良好关 系,足以让他们一起进展到最令他感到 痛苦的经验。
接着治疗师和孩子进行了聊天、讲故事、画图 等各种活动并和孩子建立了基本的咨访关系。
10
2、 第四次治疗
治疗师试着让塞吉玩娃娃屋和家庭成员的游戏, 塞吉把娃娃屋归类为女生的玩具,但是仍然好 奇地望着它。治疗师把一些牛仔和印第安人偶 拿给他,这些东西似乎比较能引起他的兴趣。 他一言不发地玩着这些小人偶。
孩子:(抓起先前当作坏人的男娃娃,跟当作好人的娃 娃面对面)你不可以伤害她,听见了吗?(说话的同时, 制住了坏人娃娃)这一下是因为他太恶心!这一下是因 为他太坏了!……
治疗师:你做得很好!(鼓掌)
孩子:我把他解决了。(露出胜利的微笑)
16
8、第十次及以后的治疗
治疗师处理塞吉对于“山狗”的感觉和他的噩梦。如 今他的害怕已经转换为愤怒,好几次痛打布娃娃。他 假装自己是个巨人去压扁那个家伙,或是把对方原先 令人惧怕的力量变成像小孩子一样无能。这种角色的 转换似乎让塞吉有能力在新的安全环境中,处理过去 的创伤。
22
诺顿(1997)建议使用的玩具表
喷气式飞机 望远镜 书 表演服装 娃娃全家福 清扫工具 魔术棒 怪物模型 纸牌
家庭资料:父亲:麦尼尔·毛拉,30多岁。 母亲:妮塔·毛拉,30岁出头。
妹妹:拉葵尔,3岁。
5
2、主要问题
——他的老师说他不敢参加班级活动,无论是叫他 的名字还是要求他加入活动,他都会变得僵硬发 抖,而且有时会用手把脸蒙起来。
——和教师不能很好沟通,也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当他的同学碰到他并邀他一起玩游戏,他会坐在 地板上并捧着脸控制不住地抽泣。
12
4、第六次治疗
游戏材料相同:澡盆、一块木片和几个娃娃。 治疗师希望这次能够比前一次多引导他一些。
只提供重要的游戏材料并不一定引发经验的重 现,还必须对情境做适度的安排。治疗师建议 假装在没有船的情形下,要让“人”从澡盆的 一端到另外一端去。刚开始,塞吉抗拒由治疗 师主导游戏的进行,后来他们各让一步,塞吉 同意让治疗师主导一阵子。
11
3、第五次治疗
治疗师带来了一个婴儿用的澡盆,装了半盆水, 几个小人偶放在澡盆外,另外还放了一块大木 片,让它浮在水面上。治疗师坐在澡盆旁边的 地板上,开始玩那些娃娃。塞吉坐在旁边,好 奇地观察着。几分钟以后,开始把木片当船, 在水里划来划去。
在这次治疗中,他的口语表达明显增加很多。 肢体语言也更加自由开放。有时候他似乎沉浸 在游戏当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治疗师在观察他。
15
7、第九次治疗
治疗师使用相同的布娃娃。这次治疗主要在探讨“山狗” 攻击母亲的当时,如果塞吉变大一点的话会怎么样。
治疗师:当那个男人从灌木丛里出现时,假装你已经变 成你想要变的样子。……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
孩子:一个很大、很大的人,真正的大人,就像我爸爸。
治疗师:好。你现在可以变得跟你爸爸一样大。
19
2、治疗过程的特点
游戏疗法的选用 治疗师对游戏的适时引导 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
20
(四)拓展资料
玩具的选择
诺顿(Norton,1997)为游戏治疗选择玩具提 出了以下规则:
1、玩具必须是干净卫生的。 2、玩具必须能表现儿童的现实生活。 3、玩具要具有投射的作用。 4、玩具要能够使儿童从事幻想类游戏。 5、玩具要能促使儿童进行决策。 6、玩具要使儿童能够发挥创作性。
13
5、第七次治疗
治疗师先让塞吉做肌肉放松训练,接着要他闭上眼睛, 仔细想象事情发生的地点,想得越真实越好。治疗师 向他解释这个过程就像是一种游戏,好像走进一本故 事书里,只是这个故事并不见得是他喜欢的。故事有 好有坏,在生活当中我们都拥有好和坏两种故事。为 了让治疗师可以真正分担他“不好的故事”,他得慢 慢地告诉治疗师每一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他的老师报告说在一次去国家动物园春游的时 候,塞吉拒绝走过木桥,对流水显得很害怕。
6
3、心理诊断
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治疗师估计塞吉得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他经历了一次痛苦的事件, 那就是溺水并目击母亲被强暴。所以,一个简 单的挑战或新的经历都会引发和当时的创伤相 关联的感觉,而且塞吉经常性的郁闷和情绪倒 退反应形成了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 症导致了他安全感的彻底缺失。他对人对事不 再有一个合理的情绪反应。
在主要问题已经缩小到比较可以处理的状态之后,生 活当中其他威胁便不再那么严重了。从此,他的生活 有了新的改善。治疗师也继续帮三)案例分析
1、问题根源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 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的延长反应,其典型症状 包括: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不 断地在闯入的回忆(“闪回”)或梦中反复再现创 伤,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回避 易使人联想到创伤的活动和情境。常见焦虑和 抑郁情绪。
7
4、治疗方针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的说话和社会 接触来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反应,改善他 的心境。
8
(二)治疗过程
1、前三次治疗
治疗师和孩子进行了气氛轻松的面谈,观察其 认知、情绪、行为的基本情况;
然后和父母见面,对家庭状况、孩子的生活史、 经历的创伤事件进行了了解;
经过分析后认为孩子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但 所幸认知能力没有被损坏;
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刘学兰
授课提纲
案例1:走出阴影 案例2:我不是神经病 案例3:好学生也需要心理关怀 案例4:焦虑的露丝
2
一、走出阴影:对创伤后应激 障碍儿童的游戏治疗
(一)案例介绍
1、基本情况
治疗对象:塞吉·毛拉,男,9岁。7岁跟他的母亲和妹 妹从墨西哥来到美国后,被安置在哥伦比亚州 一个公立学校的二年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