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技术的相关介绍

互联网技术的相关介绍

互联网技术的相关介绍软件技术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

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

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协议标准,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

1983年,ARPAnet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

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

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

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400万台。

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协议有关互联网的协议可以分为3层:最底层最底层的是IP协议,是用于报文交换网络的一种面向数据的协议,这一协议定义了数据包在网际传送时的格式。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IPv4版本,这一版本中用32位定义IP地址,尽管地址总数达到43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今全球网络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IPv6版本应运而生。

在IPv6版本中,IP地址共有128位,“几乎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v6地址”。

IPv6目前并没有普及,许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不支持IPv6协议的连接。

但是,可以预见,将来在IPv6的帮助下,任何家用电器都有可能连入互联网。

上一层上一层是UDP协议和TCP协议,它们用于控制数据流的传输。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协议,仅为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提供简单的接口。

而TCP协议则具有高的可靠性,通过为数据报加入额外信息,并提供重发机制,它能够保证数据不丢包、没有冗余包以及保证数据报的顺序。

对于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可以选择TCP协议;而相反,对于性能优先考虑的应用如流媒体等,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最顶层最顶层的是一些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一些用于通用应用的数据报结构,其中包括:DNS:域名服务;FTP:服务使用的是文件传输协议;HTTP:所有的Web页面服务都是使用的超级文本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陆等。

五大特点1、支持资源共享;2、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3、采用分组交换技术;4、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5、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互联网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很广泛。

除了为一般企业及私人互联网浏览所提供的拨号连线、整体服务数位网路(ISDN)、DSL、缆线数据机、专线(Leased Line)等上网服务外,还可以包括主机托管(Colocation)、电子邮件(E-Mail)、网页寄存(web hosting)等服务。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ICP同样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国内知名ICP有新浪、搜狐、163、21CN等等。

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业务提供者——用户”中,ISP/ICP处于内容收集者、生产者以及业务提供者的位置。

由于信息服务是中国信息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ISP/ICP也是中国信息产业中最富创新精神、最活跃的部分。

到2006年底中国注册增值业务提供商约有2.1万多家,其中大部分为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ISP/ICP。

随着以内容为主的互联网发展特征逐步明晰,大部分ICP也同时扮演着ISP的角色。

例如目前深圳赢客创想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专业的因特网服务商,赢客创想是一家专业的深圳品牌设计公司,以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打造行业品牌、树立全新理念形象,以客户的口碑塑造公司的品牌,提供全面的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诚信、务实是我们的根本,创新和品质是我们的发展源泉,赢客创想将携手所有客户,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共同发展。

公司主要业务:深圳网站建设深圳网站制作,外贸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平面设计,FLASH 互动设计,室内设计,空间域名邮箱等。

重大贡献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

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

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

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

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现状分析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 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

现在,Internet上已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的数目向前增长,专家预测,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户将突破1亿,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超过10亿的用户。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

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

当年,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

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 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

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 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

在Internet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

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

Web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其用户已从1994年的不到400万激增至1995年的1000万。

Web站的数目1995年到三万个。

Internet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今天,Internet已连接60,000多个网络,正式连接86个国家,电子信箱能通达150多个国家,有480多万台主机通过它连接在一起,用户有2500多万,每天的信息流量达到万亿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电子信件突破10亿封。

同时,Internet的应用业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股票交易、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居家购物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