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
《外国文学》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
• 《贝奥武夫》剧照
• 后期史诗是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反映 后期史诗是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 各民族建立封建国家的历史过程, 各民族建立封建国家的历史过程,歌颂具有民族 意识的爱国英雄,体现了人民要求清除封建内乱, 意识的爱国英雄,体现了人民要求清除封建内乱 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这类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 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历史事实为依据,先在民间流传,后由神职人员 最著名的有法国的《 整理加工而成。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 最著名的有法国的 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以及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 《罗兰之歌》是这类史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史诗的主题是歌颂爱国精神 主题是歌颂爱国精神。主人公罗兰是封建 主题是歌颂爱国精神 时代人民理想的英雄,表达了人民要求建立统一 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史诗风格粗犷自然,形象鲜 明,叙事明快,善用重叠和对比手法,体现了民间 文学的创作特色。
• 一部手抄的拉丁文《圣经》
• 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文学的主要成 就。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骑士以忠君、护教、 行侠为信条,尚武,重视荣誉,爱慕、崇拜贵妇 人,以博取所爱贵妇人的欢心甘愿冒险,即所谓 骑士精神。骑士文学主要是写骑士的征战冒险以 及他们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主要体裁有骑士抒 情诗和骑士传奇,在法国最兴盛。 • 骑士抒情诗 骑士抒情诗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为中心,受民歌 的直接影响,中心主题是讴歌骑士之爱 中心主题是讴歌骑士之爱,即所谓 中心主题是讴歌骑士之爱 骑士的“典雅的爱情”。种类有牧歌、夜歌、怨 以破晓歌最著名。它抒发了现世的个 歌多种,尤以破晓歌最著名 以破晓歌最著名 人爱情,描写了不同等级间的恋爱关系,与宗教 的禁欲主义完全相悖(中世纪第一次由外部世界 的描写,转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骑士抒情诗 的形式和抒情技巧, 推动了近代欧洲抒情诗的发 展。
• 佛罗伦萨手抄本 天堂图 佛罗伦萨手抄本·天堂图
• 图片说明:15世纪佛罗伦萨手抄本插图。人们 图片说明: 世纪佛罗伦萨手抄本插图 世纪佛罗伦萨手抄本插图。 描绘天堂图,通常用圆形表示。 描绘天堂图,通常用圆形表示。手抄本插图表现得 别具一格。三个圆环是环中有环的套环, 别具一格。三个圆环是环中有环的套环,代表内外 一致的三位一体。外环是一个杏仁形状, 一致的三位一体。外环是一个杏仁形状,它通常和 耶稣升天相联系。 耶稣升天相联系。表明但丁升入天堂是要到耶稣基 督追随的上帝那里去。 督追随的上帝那里去。
• 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
• 2、基督教神学统治 • 欧洲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基督教会成为 封建统治的主要支柱。 • 基督教信仰上帝是唯一的神。它的主要思想武器是《圣 经》。《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 《旧约》原是古希伯莱人犹太教的经典,《新约》则成 于基督教兴起之后,包括耶稣及其门徒的传说、言行录 和书信。教会从《圣经》中演绎出神权至上、禁欲主义 和来世思想作为基本教义,宣扬人类犯有“原罪”,应 该抛弃现世的一切享受和欲望,顺从上帝的安排,仁慈、 宽恕、忍耐、博爱、以德报怨,以此求得来世进入天堂。 • 中世纪文化占主导的是基督教文化。但是古代文化的传 统并没有完全消失,民间世俗的文化活动也仍然活跃并 逐渐表现出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
• 宇宙三界示意图
• 波提切利 地狱图 波提切利·地狱图
• 图片说明: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作品( )。这是一个地狱的剖面图 图片说明: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作品(约1495)。这是一个地狱的剖面图,详尽地画 )。这是一个地狱的剖面图, 出了地狱各圈灵魂受惩罚的情景。流水、鲜血、岩石、恐怖的森林、城门等。画家把他对《神曲》 出了地狱各圈灵魂受惩罚的情景。流水、鲜血、岩石、恐怖的森林、城门等。画家把他对《神曲》 的热忱都表现在这幅漏斗型的地狱图里,极富感染力。 的热忱都表现在这幅漏斗型的地狱图里,极富感染力。
• 去普罗旺斯拥抱紫色爱情
• 骑士传奇是一种长篇叙事诗 骑士传奇是一种长篇叙事诗,大多写骑士为了 爱情、荣誉或宗教而进行的冒险。分为古代、不 列颠和拜占庭三个系统。凯尔特王亚瑟和他的圆 桌骑士的故事流传最广。骑士传奇环境虚构,情 节曲折离奇、具有浪漫风格。它往往围绕一两个 主人公的经历组成长篇故事,注重人物的外貌、 心理和生活细节方面的描写,是欧洲近代长篇小 是欧洲近代长篇小 说的滥觞。 说的滥觞 • 骑士文学虽美化封建主阶级的生活和道德,但它 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个人荣誉的追求, 对以性爱为基础的、现世的个人爱情生活的肯定。 这些都叛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第二节 但 丁
• 但丁 但丁·阿里吉耶里(1265— 1321)是意大利第一 是意大利第一 位民族诗人。恩格斯:“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 位民族诗人 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 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 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 人。” • 一、生平与创作 • 但丁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新生》 《新生》 (1292 — 1295)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放逐期 间,但丁写了三部著作。《飨宴》(1304 — 1307)、《论俗语》(1304 — 1305)、《帝制论》
• 《罗兰之歌》插图及中译本封面
• 城市文学是中世纪中期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反映市 民生活和思想的世俗文学。 • 城市文学大多为民间创作。它取材于日常现实生活,主 要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恶德败行,赞扬市民的机智,具 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它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讽刺, 风格生动活泼,但有的也流于粗俗。城市文学在法国最 发达,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笑剧。 • 韵文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体故事,代表作品有《驴 的遗嘱》、《农民医生》等。 • 讽刺叙事诗《列拉狐的故事》是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 讽刺叙事诗《列拉狐的故事》是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 作品由27组故事组成,写狐狸列拉与各种动物之间的斗 争,以兽喻人,讽喻社会现实。中心角色列拉则体现了 市民的特点。它一方面反映了市民与统治阶级的对立, 同时又体现了市民欺压弱小,谋私利的劣根性,实际上 是新兴资产者的化身。《列拉狐的故事》以出色的喜剧 手法和鲜明的讽刺性,体现了城市文学独特风格。
•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
•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 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成就。 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成就。它分为早期史 诗和后期史诗两类。 诗和后期史诗两类。 • 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 反映的是封建 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反映的是封建 化以前各民族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 化以前各民族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并带有 神话色彩。在这类史诗中,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 神话色彩 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主人公贝奥 《贝奥武甫》 武甫英勇无畏、大公无私、对氏族部落具有高度 的责任感,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体现了氏族社会 人民理想的美德。这部史诗是英国文学中第一部 这部史诗是英国文学中第一部 重要作品。这类史诗重要的还有日尔曼人的《希 重要作品 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勒瓦拉》等。
(1310 — 1312)。
• 但丁
• 二、《神曲》 神曲》 • 是一部叙事长诗, 《神曲》(1307 — 1321)是一部叙事长诗,是但丁的 神曲》 代表作。全诗分为《地狱》、《净界》(又译《炼狱》)、 代表作 全诗分为《地狱》 净界》 又译《炼狱》 全诗分为 天堂》三部,共14000余行。 《天堂》三部 •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描述但丁自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 己神游地狱、净界、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己神游地狱、净界、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描述但丁自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 己神游地狱、净界、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己神游地狱、净界、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 全诗情节充满寓意,内容极其丰富而复杂。作者表面上 写的是“亡灵的境遇”,但着眼点是人。黑暗的森林喻 指意大利现实;但丁在森林中迷路,意味着人类的迷惘; 三头猛兽象征阻碍人类走向光明的淫逸、野心和贪欲; 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净界,说明人 维吉尔象征理性 类应该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罪恶和错误;贝亚德象征信 贝亚德象征信 仰,她引导但丁进入天堂,说明人类只有靠信仰才能达 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史称“中世纪”。这 一时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5 — 11世纪)是封建社 会形成时期。中期(12 — 15世纪)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 后期(16 — 17世纪中叶)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 就文学史而言, 起时期。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只包括前两个时期 就文学史而言 的文学,后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 的文学,后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不 属中世纪文学的范畴。 属中世纪文学的范畴 • 一、影响文学的因素 • 1、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反封建斗争 • 西欧各国的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奴隶制度解体、新的 封建因素产生的基础上,同时又在日尔曼人原始公社制 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两种因素错 宗复杂的结合,形成了西欧各国的封建制度。 •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封建制度的正式形成。 • 中世纪反封建斗争始终很活跃,并对文学产生影响。
• 列拉狐故事中译本
• 笑剧是从城市宗教剧演出中的“幕间剧”独立出 来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巴特兰律师》。 • 在城市文学中,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以及平 民诗人吕特勃夫(1230?— 1285?)和流浪诗人 维庸(1431?—1480?)创作的市民抒情诗都在 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 由于基督教的统治,人本意识被神本意识所压制, 教会文学和宗教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基督教精神成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又一文化内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文学是欧洲文学发展史 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古希腊为代表的古代文 学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构成后世欧洲文学 的两大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