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李凭箜篌引-PPT优质课件统编版
李凭箜篌引-PPT优质课件统编版
大家找自己比较有感觉的词语说一说。
⑷小结:从这段修改中,我们不难发现李贺选词用字,力 求给人以陌生感,追新逐奇,有一种独特的神韵,神出鬼 没。这可以说是李贺鬼韵味的第二个特点——用词新奇。
3. 章法的“鬼”。 ⑴读诗歌前两联。
⑵前四句为什么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呢?
提示: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 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 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 艺术力量。
李 凭 箜 李篌 贺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感知,品味作品的音韵美;品味欣赏,体悟寓于诗歌中的 李贺“鬼之气韵”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 赏词语及意象;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 感受能力。
(哀伤、凄冷的意境)
⑵诗人不用人间的意象,而用仙界神仙的意象,这对表 现李凭箜篌的音乐有什么作用?
想象奇特,亦真亦幻,这样,既写出了箜篌音乐的惊天地 泣鬼神,更体现了诗歌本身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这可以 说是李贺诗歌“鬼气”的第一个表现——意象诡异。
2. 用词的“鬼” 。 吴丝蜀桐张(奏)高秋 空山凝云颓(停)不流 昆山玉碎(鸣)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愁) 十二门前融(浸)冷光 石破天惊逗(落)秋雨 老鱼(锦鳞)跳波瘦蛟(潜蛟)舞
教学重点 品味欣赏,体悟寓于诗歌中的李贺“鬼之气韵”的体现。
教学难点 从意象、用词、章法、音韵入手分析李贺诗作之“鬼”。
一、谈“鬼”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 诗佛王维。那你知道“诗鬼”指的 是哪位诗人吗?
李贺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代诗人。其诗独树一 帜,被称为“李长吉体”,被人 称为“鬼才”、“鬼仙”。李 贺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诗人,据李 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 每天都要骑着毛驴外出游览,遇 有所得,便写在纸上,投入身边锦 囊中。晚上在灯下取出,再仔细 修改。
⑸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⑹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⑺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 眠。
⑻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⑼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 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⑶重点字词: ①张:演奏。 ③逗:引出。
②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④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2. 请替李凭设计一张 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 有什么?
时间: 高秋 地点: 中国(国都) 演奏者: 李凭
(讨论): 3.还有哪些嘉宾?请分别介 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 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 态。
二、读“鬼”诗
1. 朗读,整体感知;划出节奏,找出 韵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⑴韵脚(四次换韵):
秋 流 愁 篌/ 叫 笑/ 光 皇/ 处 雨 妪 舞 树 兔
⑵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⑸李贺在这首诗歌中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音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环境渲染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以声摹声法、以形摹声法)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环境渲染法、听者反应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联想典故法、环境渲染法)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⑶展示写音乐的常见手法有这样一些:环境渲染法、动作描绘法、 以声摹声法、以形喻声法、 联想典故法、议论抒情法、听者反 应法。
⑷回顾《琵琶行》相关手法的运用。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环境渲染法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动作描绘法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声摹声法,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者反应法。
⑴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 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⑵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 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⑶紫皇,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⑷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 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 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 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⑽十二门前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共十二门。人们陶醉
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三、探鬼”韵
1. 意象的“鬼”。 2. 用词的“鬼”。 3. 章法的“鬼”。
1. 意象的“鬼”。
空山凝云 江娥啼竹 素女愁 玉碎凰叫 荷泣兰笑 国都冷光 石破天惊 老鱼跳波 瘦蛟起舞 吴质不眠 露湿寒兔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 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 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 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 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 “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 “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 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其 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 箜篌,名噪一时。关于他当时 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 记载的: “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 ,身价之高, 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 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法技 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 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 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 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 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 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 卒,年仅27岁。其作品继承前 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 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一 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