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_刘春明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_刘春明
如胶新线选线时 , 曾在 “浮来山自然环境保护区 ”东 西两侧 41 km的范围内 , 结合对保护区的影响 、工程地质 条件 、综合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 , 进行过两个方案选择 。
“浮来山自然环境保护区 ”位于莒县县城西 13 km 的浮来山脉的北端 , 浮来山东侧森林密布 、植被茂盛 , 风景区外地形平坦 , 多为稻田或水浇地 , 农业较发达 。 浮来山通往县城的莒浮路两侧各 120 m为保护范围 , 是建设控制地带 。 而浮来山西侧为荒山 , 山坡下为缓 丘 , 土地多为旱田或冲沟 。 两个方案因分别在二十里 铺和浮来山北跨越莒县 —钟楼断裂 , 而分别将浮来山
胶新线在莒县至沂水的选线中 , 充分考虑了地质 不良地段的不利条件 , 结合莒县县城和闫庄镇的规划 , 合理穿越莒县 —钟楼断裂和活动性断裂 “ F2 ”的 破碎 带 , 避开了莒县 “新断陷 ”区 。
6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 的总体 , 包 括大气 、水 、海洋 、土 地 、矿藏 、森林 、草原 、野生生物 、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 、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
3 正确选择接轨方案
新建铁路进行接轨方案研究时 , 应首先考虑设计 线在路网上的作用 。 在结合线路走向研究的同时 , 进 行接轨方案的综合比选 。
接轨站的引入方向应与主要客货流方向一致 , 以 保证主要方向的列车不改变运行方向通过接轨点 。
接轨站应选择在既有区段站或编组站的前方站 , 或在前方各站中选择有作业的中间站接轨 。同时要考 虑各有关因素 , 充分利用既有设备 。
752 441 69.2
814 473 6 778 较差 较好
由表 1分析可知 : ①蚂蚁河 6‰限坡方案虽然近期工程投资较 13‰
限坡方案大 67 112万元 , 但 10年运营费较 13‰限坡方 案少 3.55亿 。
②“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中明 确提出 :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 , 实现 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 ;资 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十五 ”期末降低 20%左右 … …。 采用较大限坡不适 应当前国内外形势 , 13‰限坡方案的能源消耗量明显 大于 6‰限坡方案 。
关键词 选线设计 限制坡度 预留发展 不良地质 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 , 必须以适应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首要任务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努 力满足运输市场对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 同时也要充分 考虑企业经营效益 。
铁路选线设计作为铁路建设的先行和基础 , 是一 项综合性的工作 , 牵涉面广 、政策性强 , 具有较高的科 学性和艺术性 , 是铁路建设总揽全局的核心工作 , 其技 术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 , 是一项系统工程 。 下面 结合胶新 、太中银等铁路选线设计实践 , 就铁路选线应 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
如胶新线诸城站位的选择 :诸城市作为全国推进 农村城市化试点市 , 城市规划几经修订 , 原定诸城站位 方案与新规划干扰较大 。 根据以上情况 , 对诸城站位 重新进行了研究 , 经过比选并征求地方意见 , 推荐采用 线位北移的后沟方案 , 既减少了与万家庄变电站高压 线的干扰 , 又与地方规划相协调统一 。
[ 3] 詹振炎 .铁路选线设计的现 代理论与方 法 [ M] .北京 :中国 铁道出 版社 , 2003
70
铁 道 勘 察
2007年第 2期
烟线统一限制坡度和牵引定数 , 增强工程的稳定性 , 适 应市场经济等诸方面综合考虑 , 推荐 6‰限坡方案 。
例 2:太中银铁路绥德至靖边段限制坡度选择 太中银铁路绥德至靖边段限制坡度的研究是在经 部审查确定 :太原至绥德段为 13‰, 靖边至中卫 段为 6‰, 银川联络线为 6‰前提下进行的限坡研究 。 而在 绥德站 与太 中 银铁 路疏 解 交叉 的 包西 铁 路限 坡 为 13‰。为此 , 在绥德至靖边 140 km的范围内 , 结合包 西线改线 , 沿蚂蚁河进行了 13‰、6‰限坡方案研究 。 方案主要指标如表 1所示 。
③6‰限坡方案线路远离村镇 , 少占压良田 1 418 亩 (不含临时用地 ), 民房拆迁量少 , 从国家和地 方整 体利益上讲优势明显 。 另外 , 建设期间施工干扰少 , 社 会效益明显优于 13‰限坡方案 。
④13‰方案与大理河和 307国道交叉干扰大 , 对 大理河沿河污染产生影响较大 。
故太中银铁路绥德至靖边段限制坡度应推荐 6‰ 限坡方案 。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刘春明
69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刘春明
(铁道第 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 300142)
MajorIssuestobePaidAttentiontoinSelectingRailwayRoutes
LiuChunming
摘 要 以胶新铁路 、太中银铁路的选线设计工作为例 , 从满足客货运输的要求 , 适当预留发展 , 正 确处理选线与地方规划相结合 , 突出重点工程 , 综合考虑节能 、节地 , 合理绕避军事区 、环境保护区 、不良 地质等方面 , 阐述了铁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合理确定限制坡度 ;尽量加大曲线半径 , 适当预 留提速条件 ;正确选择接轨方案 ;正确处理铁路建设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 重大不良地质区域的关系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军事设施的关 系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点工程的关系 ;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节约用地的关系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
东 、西两个方案取名为二十里铺方案和浮来山北方案 。 二十里堡方案虽然较浮来山北方案短 2.276 km,
线路较为顺直 , 地形平缓 , 节省工程投资 995万元 , 但 浮来山北方案对 “浮来山自然环境保护区 ”无影响 , 地 质条件相对较好 , 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客货流 , 对带动沂 水 、沂南的经济发展有利 , 故推荐浮来山北方案 。
如胶新线胶州端接轨站研究过程中 , 曾分别在青 岛西站 (编组站 )和胶州站 (前方站 )作过两个接轨方 案 。 由于胶州接轨双向引入方案较其他方案 , 在工程 投资 、充分利用青岛西至胶州段既有胶济线能力等方 面的优点最终被选定 。
又如太中银铁路太原端接轨方案设计为自北六堡 站东端分别引出双线 (客线 )至太原南和双线 (货线 ) 至榆次编组站的接轨方式 , 体现了内客外货 , 客货分开 的环保设计理念 。
又如胶新线莒县北方案与管帅方案的比较中刘春明
71
县北方案虽然工程造价略高 , 线路在 “欠稳定区 ”距离 较长 , 但线路靠近日照市的五莲 、莒县县城 , 且沂水 、沂 南站位无大影响 , 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铁路自身的 效益也好 , 职工生活方便 , 且线路经过断裂带的破碎带 都是以路基工程通过 ;故予推荐 。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的该方案优选模型方法是 合理的和可行的 , 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1] 王增兵 , 李远富 .多层次灰 色评价法 在铁路中 间站分 布决策 中的 应用 [ 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2(12)
[ 2] 吴小萍 , 詹振炎 .基于灰色 和模糊集 理论的铁 路方案 多目标 综合 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 [ J].铁道学报 , 2001(5)
5 正确处理铁 路选线 与重 大不 良地质 区 域的 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铁路设计施工的技术水平也 在不断提高 , 高烈度地震区已不再是铁路禁区 。但在铁 路选线时应尽量选择在地质不良区域的狭窄段通过 , 且 以低路基通过为宜 ,以减少不良地质对工程的影响 。
线路应选在比较稳定的地基上和地下水埋藏较深 地区 , 或地形开阔 、平缓和稳定的山坡上 ;如断裂带通 过河谷的一岸 , 线路应选在河谷的另一岸 ;应尽量绕避 活动性断层和两个断层的交汇点 ;在通过地堑时 , 应选 择在最窄处 , 尽量以正交通过 。
6.1 严格遵守各项环保法律和规定
铁路选线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法规 , 采 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 把铁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 到最低限度 ;采取绕避措施 , 力求避免破坏自然景观 、 人文景观 、文物古迹及民族文化遗产 ;不能在自然保护 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设置铁路设施 , 铁路选线应避开 自然保护区 、缓冲区及外围保护地带 。
表 1 各方案主要指标
项目
方案
线路长度 /km
足坡率 /%
展线系数
工程投资 /万元
桥隧比 /%
10 年运营费 /万元
占地情况 /亩
地质条件
社会环境
蚂蚁河 13‰限坡
141.44 15.3 1.066
685 329 61.3
110 193 8 196 较好 较差
蚂蚁河 6‰限坡
140.09 67.6 1.056
6.2 坚持预防为 主 、防治结 合 、综合 治理的 原则
1 合理确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设计线在路网中的作
收稿日期 :2007-03-05 作者简介 :刘春明 (1961— ), 男 , 1996年毕业 于北方交 通大学铁 道工程 专业 , 工程师 。
合主要的定量指标 , 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来决 定 。大宁煤矿铁路专用线方案比选 , 结合工程实际情 况 , 选择了模糊评价理论 , 把影响方案的诸多因素进行 一一评价和排序 , 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从而构建 起模糊优选的模型 , 最终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 。 选定 的最优方案 ——— Ⅲ方案 , 是补充可行性研究的推荐方 案 , 设计以推荐方案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 工程于 2005年开工建设并即将建成通车 。 研究表明 ,
2 尽量加大曲线半径 , 适当预留提速条件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在对工程投资影响不大的 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 使线路具有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