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年度初期支付运营5年,近期支10年,远期20年铁路等级:铁路线在路网当中的作用,性质,远期运量,最大轴量列车速度。
1.客运专线分为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分为快速客运专线和城际快线)共2级别2.货运专线1个级别,客货共线4个级别3.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定义对铁路的运输能力,工程造价,运营质量,以及选定其他有关技术条件,有显著影响的基本标准和设备类型。
4.客货共线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列车到发线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闭塞类型,9条5.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追踪列车最小间隔时间。
8条6.正线数目是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
7.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使用的最大值。
影响线路走向,度,站分布,程投资,营支出8.限制坡度:客运共线铁路:线路最大是由货物列车运行要求确定的,单车牵引地段的最大坡度。
9.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的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10.机车交路:机车往返行驶的路段叫机车交路。
类型有三种,长交路:一个单程交路由一个乘务组承担,短交路:一个往返交路由一个班乘务承担,超长交路:一个单程交路由俩班乘务组承担;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流特点,乘务制度,线路条件,结合路网规划,机务设备布置经济技术比选确定。
一般采用长交路。
1.列车上的力有: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2.列车运行阻力:①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遇到的阻力。
②附加阻力:坡道~曲线~隧道~③起动阻力:列车启动时的阻力。
3.牵引质量定义:是指在限制上坡道上,机车以计算速递做等速运行时所能牵引的车辆质量。
4.客货运量:铁路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上下行计算。
5.运输周转量:铁路运输在一年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6.货运密度:铁路线路每年每公里的货物周转量。
7.货流比:轻车方向质量与重车方向货质量的比值。
8.货运波动系数:月运量最大的与全年平均月运量的比例。
客运波动系数9.零租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客车,10.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
(列数)11.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①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②应力争节约资金③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他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2.线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线路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
3.实测外轨超高规定:客货共线小于等于150km 单上下车速相差悬殊h小于等于125mm 客运专线170-180km4.外轨超高的设置方法:①外轨提高法②线路中心线不变。
欠超高取75mm困难时取90mm过超高允许值30-50mm5.未被平衡的超高,能使外轨偏载内外抽不均匀摩擦影响旅客舒适度,过大的为平衡的超高还可能引起列车颠覆。
欠超高是对外轨破坏大,超速。
6.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或不同半径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7.缓和曲线作用:曲线R由平面到曲线的过度;外轨超高由0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值;R<350m时,轨距加宽值逐渐过渡。
8.缓和曲线的线型:①客货共线直线型超高顺坡,是三次抛物线。
9.缓和曲线长度制定条件:①超高顺坡,不使车轴脱轨。
②超高变率,不使旅客不舒服③欠超高时变率,不使影响旅客舒适。
10.夹直线:俩相邻的曲线间直线段前一个曲线终点和另一曲线起点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
11.俩相邻的曲线,转向相同称为同向曲线,反之为反向曲线。
12.夹直线的要求:①线路养护维修要求②车辆横向摇摆不影响行车平顺③车辆震动不致使旅客不舒适。
13.线路的最大坡度:①限制坡度:单机牵引地段(客货共线)加力坡度:多机牵引地段影响坡度的因素:铁路等级,牵引类型机车类型,地形类别,运输需求,邻线的牵引定数。
14.分项选择限制坡度: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15.变坡点:相邻俩坡点的坡度变化点。
坡段长度:相邻俩变坡点的水平距离。
16.最小坡段长度①车的强度限制最小坡段长度②列车运行平稳条件要求最小坡段长度200M17.最大坡段长度限制“客货共线6%≥8km 12% ≥5km 20%≥2km 客运专线15% ≥9km 20%≥5km18.相邻坡度代数差:相邻坡段设计坡度的代数差值上坡为+ 下坡为-19.竖曲线: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竖曲线。
线性为:抛物线型圆弧竖曲线型。
20.竖曲线的限制条件:①旅客舒适度②保证车轮不脱轨③保证列车车钩不脱钩④纵向附加力限制⑤养护维修条件21.设置竖曲线的条件:①设置竖曲线的最小坡度△I v设计≥160km /h 相邻坡度代数差≥1‰设置竖曲线。
V设计<160km/h 一二级铁路,坡度代数差△l>3‰设置~三级铁路坡度代数差△>4‰设置~ 竖曲线长度>25m ②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纵断面设计时,变坡点离开缓和曲线始终点的距离不小于竖曲线的切线长。
③竖曲线不应设置在明桥面上。
④不应和道岔重叠⑤不宜与平面圆曲线重叠。
22.明桥面宜设置在直线上。
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
加速缓坡长度应为50的倍数,不短于200m23.有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运行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不虚机车牵引而向下滑行,坡度越陡,坡段越长,则列车最后滑行的速度越快。
但是列车下坡的速度受制动条件限制不能过高,达到限制速度后,即需制动。
这种需要制动的坡段,一方面使列车在坡顶具有的位能,因制动而消耗一部分,不能充分被利用;另一方面轮箍闸瓦因制动而磨耗,增大行车费用,所以称为有害坡段。
24.无害坡段:若下坡的坡度不大,或者坡度虽大但坡段很短,列车借助重力向下滑行,速度达不到限制速度,因而不需要施行制动。
这种不需制动的坡段,位能完全得到利用,又不会引起轮箍闸瓦的磨耗,不至增大行车费用,所以称为无害坡度。
25.桥涵路段的平纵断面设计:连续梁钢梁和跨度较大的桥梁宜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必须设在曲线上,采用较大曲线半径,26.纵断面设计:涵洞有砟桥可以设置在坡道上,钢梁连续梁较大跨度的桥纵断面满足设计要求,明桥面宜设置在平道上坡道≤4‰不宜设置在竖曲线上。
27.隧道路段的线路平面设计:隧道宜设置在直线上,不宜设置在反向曲线上,必须设在时夹直线长度不宜小于44m28.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内的线路纵断面可设置为单面坡或人字坡。
特大桥大于500m大桥100~500中桥20~100小桥20m以下,涵洞孔径0.75~6m29.隧道位置选择:①埋藏较浅时,线路宜向内移避免隧道内偏压过大②应避免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及河岸冲刷③可根据地形进行裁弯取直和沿河绕行④考虑隧道施工工期的弃砟排水运输,尽量减少对现有环境的影响。
30.隧道洞口的选择:①贯彻早进洞晚出洞②应尽可能选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保证洞口安全应修建挡护工程或延伸洞口,增加明洞③宜设置在线路和等高线正交或接近正交处。
31.路基对线路纵断面设计:大桥或低洼地带其路肩高不应小于设计水位+壅水位+波浪侵袭高度+0.5m32.站坪长度:定义:长度运期到发线有效长度和俩端道岔咽喉区长度不包含俩端竖曲线的切线长。
33.中间站坪的平面标准应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可设于不大于1‰的坡道上,会让站越行站可设于不大于6‰的坡道上。
34.站坪的线路平面要求:①设置在反向曲线上的规定。
客货共线横列式不应设置于反向曲线上,②站坪咽喉区:设置在直线上。
速度大于120km/h时,不应小于40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25m,低于上述速度不应小于20m、35.站坪纵断面设计:①站坪坡度宜设置在平道上②站坪坡度限制:车辆不溜车,坡度不大于6‰,满足车站调车作业。
36.站坪两端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①竖曲线和缓和曲线不应深入站坪。
站坪端点至站坪外变坡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的切线长。
②进站起动缓坡③出站加速缓坡设置成凸字型。
37.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一)行车组织措施1.缩短控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使进入控制区间为上坡方向的列车不停车通过,提高其行车速度,缩短走行时分。
2.采用特种运行图(1)不成对运行图(2)追踪与部分追踪运行图3.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二)改换信联闭装置(三)增设车站或线路所(四)增建第二线及其过渡措施38.提高牵引吨数的措施:(一)运输组织措施1.动能闯坡2.补机推送3.组合列车(二)增大牵引功率的措施1.加力牵引2.采用大型机车3.采用电力或内燃机车(三)减缓最大坡度的措施(四)延长到发线有效长度39.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40.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的车站称为越行站,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41.中间站: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和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42.中间站主要设置配置:①客运设备:站房(高度与基本站台登高)②站台:分为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
设于II,3道间。
房屋到外缘≥6m其他≥4m。
高度临近正线300mm,其他500mm高站台1100mm③平过道宽度≥2.5m④货运设备(货场:设置在站房同侧)43.车站线路(站线):一,到发线:车站用于接发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的线路。
②单进路:是指股道固定由一个运行方向(上行或下行)使用。
双进路:是指股道可供上、下行两个方向使用。
③超限货物通行二,牵出线应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曲线半径不小于1000m特困:曲线半径不小于600m,办理摘挂取送在特困不可设置小于300m曲线上)三。
货物线:应设置在直线上。
不应设置在反向曲线上设置在曲线上要保证良好视线,困难:可设半径不小于600m曲线上,特困:不小于500m四,安全线进路隔开设备之一。
五避让线:防止防止陡长下坡道上列车因制动失灵而发生颠覆与前方车站上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六专用线44.无轨道进站信号机:设于距进站道岔尖轨尖端或顺向道岔的警冲标不小于50m的地方。
出站信号机:每一发车站线路运行方向左侧并在警冲标志内适当地点(逆向道岔:尖轨尖端处,顺向:警冲标内侧)有轨道电路:进站信号机位于绝缘缝的同一坐标处或绝缘缝在信号机前后各1m内出站信号机:绝缘缝在信号机内方1m或外方6.5m处45.安全线设计规定:①有效长度不小于50m②纵坡道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档的上坡道。
③安全线上设置缓冲装置④不应设置桥上或隧道内。
⑤安全线曲线地段与相邻线的间距应确保机车车辆侧翻时不影响相邻线路安全。
46.安全线一般设置在:①岔线在区间与正线的衔接处②为使车站能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接发列车,应在接车线末端设置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