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鸡》教案优秀9篇

《母鸡》教案优秀9篇

《母鸡》教案优秀9篇母鸡教案篇一1、出示手偶,设悬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

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2)师: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瞧!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这美丽的农场美景。

2、引导阅读,想象练说。

(1)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母鸡萝丝要去散步了,但是在它散步的时候,却发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它快乐地走着,可在这快乐的背后,却藏着危险。

看!(出示有狐狸尾随的完整封面)母鸡萝丝知道背后的危险吗?猜猜它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请幼儿大胆猜想)(3)她走过院子,呀!狐狸扑上来啦!请你猜一猜:狐狸抓到母鸡了吗?如果没有,是什么让她逃离了危险呢?引导观察图中的钉耙,会不会和钉耙有关系呢?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

哎!真是虚惊一场!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4)它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瞧,狐狸这次离它更近了,当时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场?(蝴蝶、青蛙、小鸟)如果当时你是它们,想想你会怎么说?(提醒幼儿大胆想象说)可是,当时的场景太吓人,小动物们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只可怜的母鸡,这回估计没救了。

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这只倒霉的狐狸啊!没捉到母鸡,倒弄得自己像个落汤鸡。

(5)接着,母鸡又到哪些地方散步呢?又经历了哪些惊险的故事呢?我们看着图一起来说说,好吗?(6)越过干草堆。

萝丝翻过干草堆,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头扎了进去。

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7)经过磨坊。

萝丝经过磨面房时脚钩住了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上头的一袋面粉正好浇了下来。

(8)萝丝钻过栅栏,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跌到在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

钻过蜜蜂房。

萝丝从蜂箱下面走了过去,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

(9)师讲述:请你猜一猜,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什么?(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3、回味感悟,体会乐趣。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个好听的故事起个名字?母鸡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引导幼儿了解母鸡萝丝散步时的场景,感受绘本带来的诙谐乐趣。

2、尝试运用红黄色系来装饰母鸡萝丝散步时走过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黄色为主色的暖色调。

活动准备《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ppt、母鸡萝丝图卡、彩色卡纸、记号笔、油画棒、冷暖色系色块、一段轻柔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阅读绘本,回忆故事情节1、出示母鸡萝丝图卡,引导幼儿回忆绘本情节。

2、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母鸡萝丝去农场散步,但是在它散步时却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谁还记得,请你来说说看。

二、再次欣赏绘本,塑造母鸡萝丝散步时的场景1、母鸡萝丝在农场散步时发生了这么多趣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母鸡萝丝,再次去感受一下吧!2、师幼共同欣赏绘本,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母鸡萝丝散步场景的色彩变化。

(每个场景是以红黄色系为主、黄色为主色的暖色调。

)3、谁发现了请你来说说看。

4、你看到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说看(这些颜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暖色调。

)5、教师出示暖色系色块ppt,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暖色调带给人的温暖感觉。

6、暖色调有一个好朋友叫冷色调,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出示冷色系色块ppt。

)7、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来说说看。

(寒冷。

)8、出示冷暖色系对比图,引导幼儿通过对比发现母鸡萝丝散步时场景的主色调是暖色系。

9、我们的作画材料中有暖色系的颜色吗请你把他找出来。

(油画棒。

)10、接下来,请你们也来扮演母鸡萝丝,想一想,母鸡萝丝散步时还会去哪些地方请你将它画在你们的纸上。

(教师简单介绍作画要求。

)三、幼儿绘画母鸡萝丝散步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1、鼓励幼儿运用红黄色系来装饰母鸡萝丝散步时走过的场景,并注意画面的饱满。

(播放轻音乐。

)2、教师适时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创作。

3、提醒幼儿将不需要的物品放置筐中,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

四、观赏评析,说说你的母鸡萝丝趣事1、请幼儿自主地将完成的作品贴于展板上。

2、这张画是谁画的这么温暖,请你来说说看。

说说你的母鸡萝丝去了哪些地方。

母鸡教案篇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母鸡读题二、导读、梳理要点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据学生回答板书:讨厌,不敢讨厌4、学习1—3自然段△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这是一只()的母鸡。

”△结合第三段的夸张手法,进行说话训练,学一学夸张的表达:这道题太简单了,()。

去科技馆的路我太熟了,()。

5、同桌合作读4—10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谈话,品读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相机进行想象说话:(1)母鸡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2)发现了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叫什么?(3)夜间有动静,它放声啼叫,叫什么?四、升华主题1、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个别谈谈)2、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3、再四人小组交流,并思考:全天下的母亲是不是一样的?4、小结五、比较一下《猫》和《母鸡》的写法各有什么特点?板书:16母鸡讨厌----不敢讨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比较《猫》和《母鸡》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2、学生自由表述。

引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问题1: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从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提出疑问。

四、研读课文,明白原因1、出示自学提示二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想一想:(2)而为什么后来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在文中划出原因。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交流讨厌的原因。

(2)交流不讨厌的原因。

五、对比与《猫》的异同1、同桌讨论课文与《猫》的异同。

2、交流异同。

六、小练笔: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16母鸡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伟声音讨厌勇敢大欺软怕硬负责的喜欢炫耀慈爱母辛苦爱《母鸡》的教学设计篇五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

3、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带有“鸡”的成语吗?板书:鸡出示带鸡的成语让学生读读。

2、自古以来,鸡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语言大师老舍对鸡也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就去老舍爷爷家作客,看看老舍爷爷对他家的母鸡是怎样的态度?揭题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关注儿化词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2、交流: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课件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齐读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一)、品读母鸡让人讨厌之处。

(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对母鸡的讨厌。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能用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2)默读第2、3自然段,也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凶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骄傲自大爱炫耀居功自傲。

男女同学比赛读(二)、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

1、既然老舍这么讨厌母鸡,可后来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默读4,10自然段找找原因?交流2、读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并读读体会体会。

3、交流:a“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1)是呀,多负责啊!引读瞧,一只鸟儿飞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看,一只狗从院子里跑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听,墙角发出一阵沙沙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激烈的画面?母鸡带着小鸡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米粒,忽然来了一只大鸡来抢食,母鸡(。

)(2)对比体会: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母鸡遇到公鸡时的样子吗?“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而这里却说“连大公鸡都要怕它三分。

从不反抗到现在大义凛然的鸡妈妈,是什么让它变得这么勇敢,这么奋不顾身呢?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教多少次”,那你们猜猜看,母鸡一天要教多少次呢?出示:据专家研究,母鸡要教会小鸡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啄”,它一天必须至少重复7次,而且至少得重复70天,7×70=490次,“啄食”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母鸡就得教490次,小鸡才能真正学会。

读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2)抓住“半蹲着”,透过“半蹲着”你看到了什么?(3)“一声不哼”,采访母鸡,你为什么一声不哼?(4)指导朗读。

4、齐读第9自然段。

五、拓展文本升华母爱1、老舍爷爷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