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个性与社会性、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但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再现与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1.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色彩、线条、形体、音响、人体动作等).
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2.艺术形象
1.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雕塑是“诗”。便于抒情,宜于象征,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立于通衢大道则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2.雕塑艺术的语言
(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圆雕:以立体的形体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供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3)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高浮雕与浅浮雕。
(一)绘画艺术的语言
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视觉空间的艺术”。
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3.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3.提高文化全面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的语言
(4)具象与抽象。
(二)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三)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也就是要去了解和欣赏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
2.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3.要懂得欣赏雕塑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
(三)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艺术美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的统一。建筑的善和真。
3.体会情绪意境。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
(二)绘画艺术作品欣赏(三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背景,领悟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结构、 形式的特点,达到与作品在感情上的交流.
2.注意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绘画的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的特征,从而获得一些赏析绘画的标尺。
3.多看和思考画作,并注意在生活中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觉,逐步具备对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艺术欣赏的特点:
1.感觉与认识,感情与理解的统一,潜移默化过程.
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寓教于乐.
3.体现美感中反映与再创造的统一.
(二)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
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
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象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3)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1. 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1)建筑的双重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4)建筑艺术的群体性(社会性)。
2. 建筑艺术的语言:(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3.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
(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在艺术欣赏的实现中提高欣赏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包括艺术的一般规律,部门艺术的特征、形式法则等。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
第三章 绘画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油画与国画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的绘画本质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对国画优秀传统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绘画艺术的一般方法,欣赏具体的绘画作品。
艺术以形象性为其基本特征。艺术语言是为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服务的.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
3.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4.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对画作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
第四章 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雕塑的实体性形体、光影、圆雕、浮雕、具象、抽象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艺术的语言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 艺术欣赏引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