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老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老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篇1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903
C.1789
D.1924
2.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学生学习“功一力×间隔”,这种学习属于( )。
A.区分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那么或原理学习
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防止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6.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开展时期
D.完善时期
7.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开展(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8.乘坐校车时,系好平安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下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10.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B【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3.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
4.D【解析】规那么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5.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防止失败的动机。
6.B【解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7.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开展自我同一性。
8.A【解析】撤销厌恶刺激而进步反响概率增加的是负强化,应选A。
9.B【解析】马斯洛把低级的四种需要称为缺失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10.D【解析】后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起到迁移作用,是逆迁移,并且促进深化了前面的学习,因此是逆向正迁移。
老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篇2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安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 )
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B.心理安康与不安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C.心理安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D.心理安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和睦的
D.对抗的
E.排挤的
3.以下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
A.测验
B.问卷
C.观察
D.谈话
E.布置作业
4.老师应充当的角色有( )。
A.学习的指导者
B.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C.行为标准的示范者
D.心理保健者
E.教育科研人员
5.以下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保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标准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E.举一反三
6.心智技能具有哪三个特点?( )
A.对象具有观念性
B.执行具有内潜性
C.构造具有简缩性
D.构造具有展开性
7.哪些人擅长发现问题?( )
A.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
B.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
C.个体的知识经历越丰富的
D.个体的视野越开阔的
8.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E.对老师的认识
9.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 )。
A.独创性
B.发散性
C.灵敏性
D.突发性
E.活泼性
10.构成品德心理构造的根本成分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E.态度
老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篇3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开展程度对学习的适应性,被称为( )。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开展区
D.印刻现象
3.以下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承受学习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究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以下表述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络。
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根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以下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平安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到达目的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制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9.品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拟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拟稳定的
10.小王总是疑心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