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基础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给下列字注音:
万仞()龀()匮()厝()孀()箕畚()()
3、解释句中的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毕力平险
杂然相许(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寒暑易节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一厝朔东
4、翻译句子
聚室而谋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阅读理解
1 、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2、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无穷匮:无穷无尽。

5、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

B、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死了,有儿子存在。

D、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

其他阅读题参考课后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