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其工艺设计,包括
污水、污泥和除臭等在全国范围都具有标杆地位。
分别于2021年《净水技术》第s1期和第11期发表的《基于CFD模型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除臭优化方案》和《白花港污泥暂存库区污泥压滤液处理》,分别介绍了白龙港污水厂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型对除臭方案进行模拟优化,以及
对污泥暂存场中所产生的污泥压滤液进行试验处理,经混凝沉淀、吹脱和氧
化工艺处理使之达标纳管的最新工程经验。
一、工艺流程介绍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和污泥
厌氧消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下面是其简易的工艺流程图。
目前,中
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都与之类似,也会根据实际需求略作调整。
进水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总工艺流程图
1、进水特性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特性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水后,颗粒性有机物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生厌氧生物降解和转化,VSS/SS比值较低,即进水中挥发性悬浮物质比例降低。
2、出水水质
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一级强化、生物处理等工艺后达到
(GB18918-2002) 一级B的排放标准排入长江出水口。
正在进行的
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出水水质将达到一级A的标准。
出水通过出水
泵房加压后从深海排放管排入长江。
3、污水处理工艺
该厂的污水处理采用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进水
经泵站提升后以重力流进入总配水井,经8组粗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预处理后,进入多模式A/A/O处理单元,二沉池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还有部分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高效沉淀池,通过外加药剂处理后同样紫外消毒,出水经出口泵房通过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
4、工艺特点
多模式A/A/O:生物反应沉淀池共4座,每座分2组,每组池子
的处理量约为20万m 3∕d o 由初沉段、A2/O 段、二沉段组合布置而
多模式A/A/O 工艺流程
初沉段:设计高峰表面负荷为4.3m 3∕(m 2∙h),水平流速17mm∕s, 出水堰负荷2.1L∕(s ∙m),停留时间0.83h ;
A2/O 段:水力停留时间12h,有效水深6m,污泥负荷
0.12kgBOD∕[(kgMLSS ∙d)];好氧泥龄 13.4d,气水比 4.5: 1;
二沉段:设计高峰表面负荷为L15m3∕(m2∙h),高峰停留时间3.1h, 水平流速4mm∕s,出水堰负荷1.03 L∕(s ∙m)o
高效沉淀池:总配水井出水大于160万m 3∕d 的流量部分通过高 效沉淀池进行处理,共计设3组,每组6只池。
每组处理水量约42万 m 3∕d,表面负荷17m3∕(r∩2∙h),停留时间50min ,污泥回流比4%,产
生污泥量197吨∕d,含水率97%o 30%〜50%进
厌氧 忸台液回流
(5O%15O%A
二沉池卜-出水
原水
二、污泥处理工艺
白龙港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是国内首座采用消化+干化工艺的污泥处理工程。
污泥经重力+离心二级浓缩后含水率降至95%,显著提高了浓缩污泥的浓度;污泥干化采用流化床工艺,出泥含固率可达90% 以上;沼气处理采用湿式+干式脱硫工艺,并采用国际先进的生化技术回收沼气湿式脱硫工艺中投加的碱液;生产用水采用污水厂尾水再生工艺,最大限度节约用水;工程实现了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8座单池有效容积12,400m3的卵形消化池是目前国内软土地基上建设的单体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双向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卵形消化池,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工程每天处理上海中心城区50%的污泥量,为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目标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工程投运至今共处理污泥量36.95万吨(干基),有机物去除量达9.57万吨;同时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回用于污泥干化处理,每年可减少约13万吨的碳排放。
工程于2008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12 年4月28日竣工,总投资7.1亿元。
三、提标改造除臭工艺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除臭工程是2015年上海市两会期间
提出的一项为改善污水处理过程中散逸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解决邻避效应的重大工程,也是国内第一次针对大型污水厂100多座污水污泥处理设施、上万个高浓度臭气释放源实施全封闭全收集全处理的专项整治工程。
工程总除臭风量4200万m3∕d,加罩面积超25万m2,
收集风管超78.5km,并配套新建再生水处理和生物除臭菌自培养供给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国内标准最高的污水厂除臭创新工程,无任何可借鉴经验。
工艺应用了单跨超15m的轻质高强全玻璃钢除臭罩,低净空设计减少需除臭气量2/3,臭气收集浓度同比增高, 实现源头减量。
其中同程等压差布置+气流动示仪技术攻克了大型污水厂臭气均匀输送难题,实现了臭气的小阻力长距离均匀负压安全输送。
生化池加盖俯视图
工艺过程中根据气流介质特性,研制了可视化气流动示仪,实现了无色气流的可观测可调节,而且传动构件不会被腐蚀;在全国首创高浓度臭气智能反馈型多级复合除臭技术,实现多种模式灵活控制, 臭气总去除率高达99.99%以上。
工程于2015年12月3日开工,2016年6月21日竣工验收,工
程决算7.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