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1)分享:2013/9/4 10:23:51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1728案例: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
(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
(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
(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董事长王某“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效益。
(2)总经理黄某“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职责,所以应当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监事会及各部门共同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
(3)财务总监刘某“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的观点不当。
理由:不符合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不应当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
(4)销售总监李某“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的观点不当。
理由:不符合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完成某项工作应当经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报董事长决定即可”的观点不当。
理由: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企业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P191)(6)内审总监高某“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审计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评价,不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
(7)副董事长刘某“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的观点不当。
理由: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这里的信息范围很广,与财务很可能不相关,所以重要信息没有必要均传递给财务部门。
(P193)(8)董事陈某“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观点不当。
理由:企业应当合理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力求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P223)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2)分享:2013/9/4 10:25:52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2537案例:B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
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2013年1月,B公司在总经理范总的推动下进入大豆期货市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期货交易并不十分了解,仅仅是根据当前市场的行情进行大额投资。
公司董事会虽然知道公司进行期货投资,但总经理并没有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也没有及时制止。
(2)2012年6月,B公司董事长刘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总经理的彭某,双方约定,由B公司向甲公司投入1000万元,期限1年,无论资金的回报如何,甲公司均按固定收益率20%支付给B公司收益。
考虑到这项投资能给B公司带来巨额回报,且收益固定,为避免错失良机,刘某指令财会部先将1000万元资金汇往甲公司,之后再向董事会补办报批手续、补签投资协议。
财会部汇出资金后向对方核实是否收到汇款时,却始终找不到彭某。
后经查实,甲公司纯系子虚乌有。
(3)2012年3月,B公司某车间员工持领料单到仓库领取一种特殊材料,此材料属于稀有金属,价格比黄金贵重。
根据规定领料单必须经公司副总以上职位的高层签字,且必须由车间主任亲自领取,但是车间主任已经病休10天,车间又急用,况且公司副总已经签字,为避免生产部门停工,材料保管员向持单员工发出了相关材料。
后经查实,高层签字系伪造,车间员工携带材料当晚潜逃。
(4)2012年4月,B公司准备采购一批原材料,采购部门接到一个不熟悉人员电话,表示可以送货上门,并分两批送货。
采购经理认为风险较小,且价格优惠,所以双方签订了采购合同。
由于是首次交易,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验货合格后付款,第一批货物到达后,经检验合格,在第二批货物到达前,对方来电说明因资金紧张,让B公司先付款。
由于经过检验上批货物质量很好,所以公司采购经理指示财务人员,可以先付款。
财务人员先行付款,但对方未及时送货,经查此公司系空壳公司,公司负责人已潜逃。
(5)2012年5月,为加强财务管理,公司规定会计和出纳人员分设,出纳人员不得兼任账目登记工作,B公司的银行预留印鉴的印章和票据全部由财务经理统一保管。
(6)2012年8月,B公司有一笔对外提供重大担保的业务,根据公司相关控制制度的规定,由总经理批准。
后经查实,被担保方已资不抵债,给B公司带来较大资产损失。
(7)2012年12月30日,B公司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进行存货的盘点,但是对于东北的一家露天仓库,由于下大雪,无法进行盘点,所以直接根据会计记录给予了确认。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每两年进行一次存货的全面盘点清查。
要求:根据上述事项,分别各业务分析其内部控制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则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事项(1)存在缺陷。
理由:①总经理过于冒进,对期货交易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额投资。
对大额投资,公司缺乏相关控制,未对期货交易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
②董事会未履行相关的职责,没有很好地监督管理层。
重大投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
(2)事项(2)存在缺陷。
理由:①投资决策控制存在缺陷,重大投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②未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③资产投出环节的控制存在缺陷。
没有投资合同,不得对外拨付资金。
(P206)(3)事项(3)存在缺陷。
理由:资产保护控制未得到执行,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直接接触。
(4)事项(4)存在缺陷。
理由:采购环节的验货付款控制未得到执行。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与准入制度以及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
(5)事项(5)存在缺陷。
理由:①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只是不得兼任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但可以兼任现金日记账等账目登记工作。
②严禁将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
(6)事项(6)存在缺陷。
理由:对于重大担保业务,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
(7)事项(7)存在缺陷。
理由:①存货盘点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即使是下大雪,也应当在雪融化后,及时盘点或者实行替代审计程序,而不能直接确认会计记录的数据。
②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开展全面盘点清查。
(P208)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3)分享:2013/9/4 10:27:06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1798案例:C公司系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为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增加利润、提升品牌形象,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作出以下改革措施:(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给予明确。
规定以下职务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可行性研究和执行;决策审批与执行。
(2)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决定依靠企业强大的人力资源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研发上大量投入,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突破。
(3)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决定面向社会大量招聘具有管理专长和技术专长的员工。
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公司同时辞退不符合要求的员工。
(4)公司为增加销售量,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进行筹资。
公司为提高财务杠杆效应,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决定新增资金全部通过发行长期债券解决,此筹资方案未经专家论证。
(5)强化内部管理,特别是提高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审计委员会应当主要由执行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组成。
(6)公司为促进并购重组的顺利开展,对被并购方的员工加强文化建设,尽快使被并购方的员工对其原有的文化进行抛弃,进而接受公司的新文化,使其有归属感。
(7)某产品(健身器材)市场供不应求,为扩大销量,公司决定在不影响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检验标准。
(8)为扩大市场,公司决定有偿给主要经销商提供担保以扩大产品销售能力。
要求:(1)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识别C公司董事会决议中(1)至(7)项改革措施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风险,逐项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
(2)假如你是C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决议(8),立足业务层面考虑,简要说明在担保业务活动中,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1)①改革措施(1)存在的风险:决策审批与执行由同一人担任,可能会产生对错误的决策,执行人隐瞒不报的风险。
控制措施:决策审批与执行应当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②改革措施(2)存在的风险:A.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资源浪费;B.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成本过高、研发失败;C.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控制措施:A.应当根据发展战略,结合市场开拓和技术进步要求,科学制定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研发项目进行审批;B.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C.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