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1、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
该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率未用发病率答案:C2、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E、有待确诊的病例答案:D3、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 职业 SMRs1949-1960 1968-1979 木匠 209 135 瓦匠 142 118 仅依据 SMRs 可得出:A、1949-1960 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 1949-1960 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 1968-1979 年高C、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 1949-1960 年比 1968- 1979 年高D、 1968-1979 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E、 1968-1979 年木匠肺癌的死亡百分比是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预期死亡率估计死亡率的 1.35 倍答案:D4、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
C、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E、以上都不是答案:B5、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群体水平C、团体水平D、队列水平E、生态水平答案:A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答案:E7、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预防性消毒E、化学消毒答案:D8、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不能调查多种可疑的病因C、容易产生医德问题D、回忆时易发生偏性E、样本含量要求很大答案:D9、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答案:A10、系列研究表明,历年驱虫药销售量与脑炎分布:A、相似C、相一致D、不相似E、没关系答案:C11、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答案:D12、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人的时间是:A、该病最长潜伏期过去B、该病员短潜伏期过去C、该病平均潜伏期过去D、该病常见潜伏期过去E,观察一段时间没有新病人发生答案:A13、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报告时限为:A、3 小时以内B、4 小时以内C、 6 小时以内D、7 小时以内E、2 小时以内答案:B14、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 ,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答案:E15、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B、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答案:E16、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的对照常用:A、自身对照B、亲友对照C、邻居对照D、以未接种的健康人为对照E、该病的病例为对照答案:D17、自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A、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发病前期E、隔离期答案:A18、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充分病因B、必需病因C、非必需病因D、非充分病因E、危险因素答案:B19、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答案:A20、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的正确关系是: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十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答案:B21、医院感染的含义是: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所有发生在医院内的细菌感染C、医院内病人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D、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感染E、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医院职工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答案:A22、在 Framingham 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 30 一 44 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 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答案:B2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B、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D、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E、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答案:D24、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绝对危险度是:A、 80,B、40,C、16,D、20,E、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答案:E2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B、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C、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D、较难获得对照E、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答案:B2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答案:A27、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A、潜伏期B、传染期C、相对危险度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E、以上都不是答案:C28、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答案:A29、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 1:A4 配比,但 A4 的取值一般:A、,2B、,3C、 ,4D、,5E、,6答案:D30、关于筛检下列那项说法是错误的:A、是把健康人和病人分别开来的方法B、筛检可确诊病人C、筛检可早期发现病人D、筛检可在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E、把健康人和可疑有病的人分开答案:B31、罹患率是指: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答案:D32、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答案:B33、在联合诊断试验中,系列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阴性时才诊断为阴性答案:C34、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答案:E35、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现患调查C、动物实验D、抽样调查E、社区干预实验答案:E36、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 5/1000,而同年龄女性为 10,1000。
该年龄组女性发生该病危险性大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在性别之间作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设立对照E、不正确,因为随机分组答案:C37、筛检的定义是:A、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B、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诊断试验确诊病人的过程C、在某个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的过程D、对某个人群的全部人员进行调查E、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的过程答案:A38、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答案:E39、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答案:C40、在 AB 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 人群患病率为 lO,,B 人群为 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 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 B 人群B、A 人群中特异度低于 B 人群C、A 人群中可靠性高于 B 人群D、A 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 B 人群E、A 人群中灵敏度高于 B 人群答案:D41、一位患胃出血病人,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血液,输血后 30 天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 阳性,该患者是:A、自身感染B、住院感染C、院外感染D、院内感染E、带入感染答案:B42、在下列疾病流行期间,预防接种哪种生物制品可能诱发相应疾病?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体菌苗B、伤寒、副伤寒菌苗C、麻疹疫苗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E、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答案:C43、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A、患病B、死亡C、病死D、保护E、比值比答案:E44、传染源是指提内有病原体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A、人和动物B、病原携带者C、病人D、鼠类E、家畜答案:A4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答案:A4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答案:C47、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 短的主要依据是:A、前驱期B、恢复期C、传染期D、潜伏期E、临床症状期答案:D48、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答案:A49、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答案:B50、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 RRE、平均数答案:D5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答案:C52、在一项有关某病 50 名病例和 50 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A、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B、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C、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D、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E、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答案:C53、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B、是否设立对照组C、是否进行显著性检验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答案:A54、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A、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之比B、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C、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人数之比D、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E、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之比答案:E55、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先分层再整群抽样答案:D56、医学检验和留验的期限是根据:A、传染期B、潜伏期C、恢复期D、带菌期E、排菌期答案:D57、医院感染员常发生的疾病是:A、肠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表皮传染病D、泌尿道感染E、外伤感染答案:B58、对 1945— 1975 年间 1000 名从事油漆镭盘的表厂女工,与从事电话员工作的1000 名妇女的骨癌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其间从事油漆镭盘的工人中发生了 20 例,电话员中发生了4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