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很多学者从一些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部分企业的成功经验。
这些,不仅对于国外的跨境电商企业拥有积极意义,也可以充分为我国企业借鉴。
Hamoene(2012)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跨境电商企业物流发展最为发达的是美国,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四大快递巨头FEDEX、UPS、DHL、TNT,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服务,让其产品可以顺利达到用户手中。
其中FEDEX、UPS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优势让跨境电商企业的便捷优势最大程度得到发挥。
Oledae(2013)同时认为,美国的跨境电商企业除了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有数量巨大的速递物流企业为其提供服务之外,其更是因为有先进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经验之外,同美国的速递物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彼此相互合作的独特的发展策略,从而让跨境电商企业逐步打造了自身的物流管理竞争优势。
Caline(2013)认为,成功的跨境电商企业巨头均在全球建设有完整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这类企业的物流网络运转效率高效,其在全球配送时限基本控制在三至四个工作日,即使是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也能确保尽量在一周之内送达客户所购买的商品。
跨境电商企业正是因为拥有如此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才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同时,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网络构建之所以如此成功,还得益于跨境电商企业对全球各地经济、文化的良好吸收和掌握。
同时,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拥有快递集散网络也是让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控制自身的物流成本,同时提升了物流管理效率。
JameKarlan(2013)认为,国外跨境电商企业之所以在物流管理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其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起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管理工具来强化自身的物流管理体系。
同时,这些跨境电商企业还因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自己的物流系统高效运转,在保证了成本可控的同时,单位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成本逐步下降。
同时,国外跨境电商企业也保证了对市场制定灵活营销策略和物流服务能力,这些灵活的营销策略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物流服务业往往针对大型客户单独定制,让跨境电商企业在满足客户独特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客户信任,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少,在广西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分析上,许多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刘婷婷(2015)认为,广西构建跨境物流配送体系要大力地推动对东盟的陆、海、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西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物流条件。
并且广西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跨境物流配送体系中,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快与粤港澳和东盟物流接轨,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物流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统一标准的跨境物流配送体系。
覃伟赋(2015)认为,物流是跨境电商交易中起到的完成交易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的作用。
在物流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商品进出口公司和码头、机场以及海关等等都实现了信息互联网,当货物从国外的某地起运时,客户就能从该公司获得货物到达口岸的准确位置以及时间。
让收货人和各仓储运输企业等做好各种准备,使商品在几乎不滞留的情况下快速地流动。
所以,广西的跨境电商企业唯有大力发展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物流业,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梁海跃(2016)认为,针对广西与东盟各国物流现状,广西政府可以在南宁开通面向多个国家的大型邮路交换中心,不仅可以大大的节约物流成本,还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面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可以在48小时内解决物流问题。
另外,可以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构建便捷的跨境物流配送体系。
形成中国与东盟的“信息丝绸之路”。
黄娟(2017)认为,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其连接东盟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为了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和保障物流业务的发展,广西应大力推进对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广西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物流条件。
杨磊,李彬(2017)认为,在物流系统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道路交通的投资建设,降低高速收费,协助广西物流企业加入国际市场,增加与国际大型快递公司的合作,开展针对广西跨境电商企业的低资费高精度的物流业务。
在交通方面,改善高速公路和国道的道路质量,在枢纽城市间增设专用高速物流铁路和航空专线,提高交通方面的便利性。
此外,还有很多的学者都对广西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分析做出了学术性的研究,并且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结合了部分学者的独到观点和看法以及自己的心得,对当前广西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对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蒙燕.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互动发展研究[J].品牌,2014,(05):105-106.
[2]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1):51-56.
[3]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6):14-20.
[4]赵敏敏,周盛世,王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探讨[J].中国储运,2015,(07):116-118.
[5]柯颖.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8):63-69.
[6]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演进方向[J].西部论坛,2015,25(04):102-108.
[7]吴会芳,窦粲灿.浅析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09):157-158.
[8]陈丽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知识经济,2015,(22):66-68.
[9]李学军,齐道朋.“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9):38-41.
[10]俞容龄.“一带一路”战略下内陆地区亟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J].中国发展观察,2015,(10):29-31.
[11]周沛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4,(07):20-21.
[12]赵广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国经贸导刊,2014,(26):16-20.
[13]张宝明,周沛锋,孟玲.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4,37(10):54-58.
[14]金丽静.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9):130-131.
[15]李向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0):107-112.
[16]叶伟.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邮政速递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7]张景.福建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12):198-202.
[18]管理要.“一带一路”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22):194-195.
[19]李雪,薛晓芳,李晓智.基于SCOR和CPFR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6,(03):59-63.
[20]于雯婷.“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J].企业导报,2016,(04):58-60.
[21]杨士锦,汪铭,杨木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09):100-102.
[22]范静,袁斌.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133-135.
[23]靳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204-205.
[24]王娟娟,杜佳麟.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09):100-107.
[25]丁维羚.“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及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6,(26):326.
[26]孙笑,高祥,孟志敏.“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合作现状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68-72.
[27]曾毅.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6):149-150.
[28]杜俊鹏.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6,(30):45-46.
[29]李建军,苏泯元,杨玉,杨芳.“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省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7,(01):1-2.
[30]杜永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06):66-70.
[31]谢宏武,刘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7,(03):79-80.
[32]何伟.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国外经验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7,(0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