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基因工程

2021-2022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基因工程

2021-2022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基因工程1.(2021江苏)13. 下图是剔除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一种策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分别带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两个质粒,都带有T-DNA 序列B. 该方法建立在高转化频率基础上,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须转到不同染色体上C. 若要获得除标记基因的植株,转化植株必须经过有性繁殖阶段遗传重组D. 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详解】A、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故分别带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两个质粒,都带有T-DNA序列,进而成功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A正确;B、该方法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在高转化频率的基础上,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由图可知,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位于细胞中不同的染色体上,B正确;C、通过杂交分离结果可知,经过有性繁殖阶段遗传重组后获得了三种类型细胞,其中包括只含目的基因的,只含标记基因的和既含目的基因又含标记基因的,C正确;D、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2.(2021山东高考 13)粗提取 DNA 时,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滤后所得滤液进行下列处理后再进行过滤,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特定试剂后容易提取出 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的处理方式是()A. 加入适量的木瓜蛋白酶B. 37~40℃的水浴箱中保温 10~15 分钟C. 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的酒精D. 加入NaCl 调节浓度至2mol/L→过滤→调节滤液中NaCl 浓度至 0.14mol/L【答案】A【解析】木瓜蛋白酶可以水解DNA中的蛋白质类杂质,由于酶具有专一性,不能水解DNA,过滤后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特定试剂后容易提取出 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A正确;37~40℃的水浴箱中保温 10~15 分钟不能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应该放在60~75℃的水浴箱中保温 10~15 分钟,使蛋白质变性析出,B错误;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滤后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的酒精,此时DNA析出,不会进入滤液中,C错误;加入 NaCl 调节浓度至2mol/L→过滤→调节滤液中NaCl 浓度至0.14mol/L,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DNA 析出,不会进入滤液中,D错误。

3.(2021湖北)7. 限制性内切酶EcoRI识别并切割双链DNA,用EcoRI完全酶切果蝇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A. 6B. 250C. 4000D. 24000【答案】C【详解】据图可知,EcoRI的酶切位点有6个碱基对,由于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为A、T、G、C,则某一位点出现该序列的概率为1/4×1/4×1/4×1/4×1/4×1/4=1/4096,即4096≈4000个碱基对可能出现一个限制酶EcoRI的酶切位点,故理论上得到DNA 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4000。

C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1湖北)16. 某实验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实验结果显示除目的基因条带(引物与模板完全配对)外,还有2条非特异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

为了减少反应非特异条带的产生,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A. 增加模板DNA量B. 延长热变性的时间C. 延长延伸的时间D. 提高复性的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 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循环:95℃下使模板DNA 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

【详解】A、增加模板DNA的量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但不能有效减少非特异性条带,A错误;BC、延长热变性的时间和延长延伸的时间会影响变性延伸过程,但对于延伸中的配对影响不大,故不能有效减少反应非特异性条带,BC错误;D、非特异性产物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复性温度过低会造成引物与模板的结合位点增加,故可通过提高复性的温度来减少反应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D正确。

故选D。

5.(2021辽宁)14. 腈水合酶(N0)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医药原料生产等领域,但不耐高温。

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在N0的α和β亚基之间加入一段连接肽,可获得热稳定的融合型腈水合酶(N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N1与N0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原因之一B. 加入连接肽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C. 获得N1的过程需要进行转录和翻译D. 检测N1的活性时先将N1与底物充分混合,再置于高温环境【答案】D【分析】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A、在N0的α和β亚基之间加入一段连接肽,可获得热稳定的融合型腈水合酶(N1),则N1与N0氨基酸序列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原因之一,A正确;B、蛋白质工程的作用对象是基因,即加入连接肽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B正确;C、N1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C正确;D、酶具有高效性,检测N1的活性需先将其置于高温环境,再与底物充分混合,D错误。

故选D。

【点睛】6.(2021北京)14.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

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A. 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B. 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C.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D. 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答案】A【解析】【分析】血型分为四种,即A,B,AB,O。

血型是指红细胞上所含的抗原不同而言,红细胞上只含A抗原的称A型,含有B 抗原的称B型,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的称为AB型,既没有A 抗原也没有B抗原的称为O型。

ABO血型受ABO三种基因控制,A 基因控制A抗原产生,B基因控制B抗原产生,O基因控制不产生A和B两种抗原,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可有六种不同组合,即AA,AO,BB,BO,AB,OO,而每个人只有其中一对。

【详解】A、维生素会受到高温破坏,加热、光照、长时间储存等都会造成维生素的流失和分解,A正确;B、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性,B错误;C、消毒液只能杀死表面的病毒细菌,但无法清除体内的病毒,C错误;D、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也可能是亲生的,如A 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也可以生出O型血的孩子,D错误。

故选A。

7.(2020北京生物高考题)15.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

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是()A. 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B. 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D. 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引,考查考生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涉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的作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及人类的影响,以及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然后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会影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A 不符合题意;B、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B符合题意;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稳态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C不符合题意;D、收集我国公民的遗传信息,可能会造成基因歧视,带来许多不公平的社会问题,遗传信息的滥用还会导致社会和政治事件的发生,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为检测获得的转基因杨树苗中是否含有导入的HMA3基因,同时避免内源HMA3基因的干扰,在进行PCR扩增时,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A. ①+③B. ①+②C. ③+②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引物的位置可知,引物①扩增的片段含有启动子和HMA3基因,引物③扩增的片段不含启动子,引物②扩增的片段既含有启动子,又含有HMA3基因序列。

【详解】图示中克隆的重金属转运蛋白(HMA3)基因与外源高效启动子连接,导入杨树基因组中,若要检测获得的转基因杨树苗中是否含有导入的HMA3基因和高效启动子,需要检测是否含有高效启动子序列和HMA3基因序列,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①+②,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2020海南高考生物)10.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羊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 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C. 预冷的酒精溶液能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水解D.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答案】A【解析】【分析】1.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 没有影响;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详解】A、羊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错误;B、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而食盐的作用是提高DNA的溶解度,B正确;C、预冷的酒精溶液能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水解,同时根据DNA蛋白质溶于酒精,而DNA不溶于酒精的特性将其析出,C正确;D、由分析可知,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据此鉴定DNA的存在,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