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精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精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目标:1.观察并快速记忆正方体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提高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

2.体验对垒游戏的快乐。

准备:1.废旧纸筒(也可用PVC圆管替代)假设干个,纸筒高约30厘米、直径约6厘米,外面分别包上红纸和金纸。

2.正方体积木24块,边长为3.5~4厘米,其大小要恰好能放到纸筒内使之竖立。

每个正方体积木的六个面贴上相同颜色的纸。

玩法:1.幼儿三人结伴游戏,游戏前先协商,一名幼儿做裁判员,两名幼儿做对垒赛手。

裁判员取一红色纸筒,将各色正方体积木放置在桌子中央。

两名赛手各取一个金色纸筒,准备游戏。

2.游戏开始,裁判员先报出一个数字(比方“4〞,根据纸筒高度,筒内最多放不超过8块的积木,所以所报数字要控制在8以内),然后取相应数量的积木(颜色可任选)投入红色纸筒内。

3.裁判员在桌子上摇动已放入积木的红色纸筒,使积木在纸筒内堆叠成柱,接着轻轻提起纸筒,呈现堆叠的彩色积木柱。

两名幼儿迅速记忆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稍后,裁判员重新用红色纸筒套住这个彩色积木柱(见图1)。

4.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两位赛手根据自己的记忆,按裁判员堆叠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迅速在各自的金色纸筒内有序放置积木,然后三人各自同时在桌子上轻轻摇动纸筒。

5.三人同时提起纸筒,看看两位赛手各自的金色纸筒内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是否与红色纸筒内的一致(见图2、图3)。

规那么:1.游戏也可有多名幼儿同时参与,红色纸筒内的积木既可由裁判员放入,也可由赛手放入,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

2.金色纸筒内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与红色纸筒内的相同者为胜,否那么为输。

3.提纸筒时要注意控制手腕的力量,注意不要让纸筒碰倒彩色积木柱,假设积木倒塌那么重新游戏。

4.该游戏也可变换把戏,比方,在积木的六个面贴上不同的几何图形、数字,让幼儿玩“图形记忆〞“数字记忆〞等游戏(见图4)。

评析:“摇摇筒〞游戏设计的亮点有二:一是取材简便,教师巧妙利用了纸筒封闭的特点,让幼儿观察和记忆正方体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从而训练了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

二是玩法和规那么独特,游戏既可以双人对垒,也可以多人参与。

游戏中,幼儿需自主商议分配角色。

本游戏虽然以开展幼儿有意记忆为主要目的,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

活动形式:分组教学活动目标: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鲜橙假设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活动过程:一、开始局部:师生相互问好。

二、根本局部: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3、教师小结,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总结,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局部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

2、通过操作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3、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沙经验材料:沙子、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回忆玩沙经历,谈谈玩沙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一起去沙池里玩了沙子,你们还记得玩沙子的感受吗?〔请幼儿自由讲述〕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并尝试记录。

〔1〕了解沙子没有气味。

教师:“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快乐,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2〕了解沙子不溶于水。

A、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B、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

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沙是否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4〕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3、认识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提问:为什么跳远会在沙堆里进行呢?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提问: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3〕小结: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4、教育幼儿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

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延伸活动: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教学目标]1、通过奇特的植物叶片,初步认识贵州原生或引种的几种神奇植物。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银杏、跳舞草、鹅掌楸、猪笼草的叶片实物及植株图片假设干。

采取猜谜语、讲故事,展示实物、师问幼答的教学方式。

一、银杏1、猜谜语:我知道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听故事,今天我先出个谜语,如果猜中了,我就讲个好听的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像蝴蝶,像纸扇,秋天黄,真漂亮。

〔将银杏叶分发给每个幼儿,近距离观察它的独特形状〕对!叫银杏。

真厉害!想不到这么难的谜语,小朋友一下子就猜着了!好,现在该我讲故事了。

2、讲故事:离都匀不远处,有个地方叫福泉。

很久以前,福泉有个好官白秀才,他办事公正,惩恶扬善,深受百姓拥戴。

白秀才家门前有棵银杏树,是他小时候同爷爷一道种下的,老百姓为了表示感谢,就把这棵树叫做“白秀才〞。

千百年来,在一代代老百姓的呵护下,“白秀才〞终于长成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

〔向幼儿展示福泉古银杏照片〕3、扩展知识〔师问幼答,引导看图〕:“白秀才〞的腰有多粗?〔胸径6米。

用幼儿教室的大小作比方,要13个叔叔阿姨手牵手才能围一圈〕它的个儿有多高?〔50米高。

比4座二幼教学楼叠起来还高〕它有几岁?〔6000岁。

比二幼几百个小朋友的岁数加起来还大〕银杏树不仅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叶子能做药,木材能打家具,可以说,银杏全身都是宝。

在公园里、街道旁、高山上,到处都能见到银杏树,春天绿油油,秋天金灿灿,我们的家园真漂亮!4、稳固认识:再看看我们手里的小树叶,它的模样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通过叶片的外形特征认识银杏〕二、跳舞草1、小小草,生三都,你唱歌,它跳舞。

2、古时候,三都有个美丽善良、喜爱唱歌跳舞的水族女孩,一天,狗腿子将姑娘强行抢去,威逼她为坏蛋土司表演。

姑娘誓死不从,投江而亡。

不久,江边长出一株漂亮的小草,每当有人唱歌时,小草便跟随歌声,翩翩起舞。

当地老百姓说,这株小草就是姑娘变的,还给它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跳舞草。

3、跳舞草生长在三都县瑶人山,是一种珍稀植物。

它的叶柄上,长着一大两小共3枚叶片,每当听到美妙的歌声时,它的小叶便会双双起立,翩翩起舞,非常神奇。

跳舞草不仅会跳舞,还可以做药治病。

〔展示跳舞草图片〕4、师问幼答,让幼儿通过叶片的功能特征认识跳舞草。

三、鹅掌楸1、小马褂,树上长,没袖子,真凉爽。

2、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搅得稀里哗啦,一只天鹅掌,被孙悟空闻了闻顺手抛下,不料落到花果山,变成了鹅掌楸。

3、200万年前,地球经历冰期浩劫、气候变冷后仅存2种鹅掌楸,中国有1种,都匀螺丝壳大山里有一片原生种,青云湖公园也有种植。

〔展示图片〕花朵像郁金香,大而美丽,外国人称“中国郁金香树〞。

树有20多层楼高〔60米〕、三个大人合抱〔胸径3、4米〕,木材可做家具。

环保树种,抗二氧化硫〔如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气体,煤炭燃烧时冒出的黑烟〕等有毒气体。

它的根和皮都是治病的药。

4、鹅掌楸的叶子像天鹅、又像鸭子的脚掌,到了秋天,更像一件件金黄色的马褂。

〔观察实物,师问幼答,通过叶片的外形特征认识鹅掌楸〕活动目标:1、认识更多的植物。

2、为植物做卡片。

3、欣赏几种有趣的植物4、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5、介绍植树节。

活动重难点:为植物做卡片、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活动准备:几种植物的图片〔梅兰竹菊〕、一盆含羞草、有关植物〔如猪笼草〕的视频。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1、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植物?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认识的植物画出来,并把它们介绍个大家。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图片〕二、活动进行中1、让小朋友根据图片说出梅兰竹菊分别有哪些特征;2、介绍梅花、兰花、菊花分别在哪个季节开放;3、带小朋友在幼儿园以及周围参观植物,介绍植物特点;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带来的含羞草给小朋友欣赏、触碰,看含羞草因触碰而收缩的有趣过程;5、给小朋友观看有关植物的视频,如猪笼草食虫过程等。

三、回家任务1、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幼儿园里的植物制作介绍卡片,挂到相应的植物上;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

四、活动后续1、观察小朋友们种植的植物,一段时间后带到幼儿园,大家共同欣赏;2、鼓励小朋友们在每年的植树节都进行植树活动。

活动目标:1.思考幼儿园为什么“出汗〞,了解室内潮湿的根本原因。

2.知道处理潮湿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活动前幼儿看过、摸过幼儿园“出汗〞的地方。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外面的太阳好烈啊!看,你们的额头上都有什么了?为什么会出汗呢?2.师:人热了就要出汗,你们有没有发现幼儿园也会“出汗〞?在哪里发现的?它的“汗〞跟我们的一样吗?总结:幼儿园的墙上、地面上,甚至我们的桌子上都有“汗〞,还会有黏黏的感觉。

二.展开1.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幼儿园也热了吗?2.师:其实这是因为春天比冬天暖了一些,空气中就有了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小水珠,它们飘到地上,飘到墙上,落到我们的桌子上,上面就像“出汗〞了一样。

3.师:有什么方法能让空气枯燥一点呢?〔可以多通通风、换换气,过一段时间,幼儿园就不会“出汗〞了。

〕一、活动题目: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二、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拟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