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写作方式

曲式写作方式

曲式的定义、旋律写作的方式,常见的歌曲曲式结构有哪几种?
定义:
1.曲式是乐曲在时间上的结构形式。

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无论长
短,两三分钟或两三小时,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有个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

2.曲式是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
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

3.曲式不是预设的理论,而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范式。

旋律写作的方式
1.音高: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频率)的多少而决定。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也就是说振动的频率高音则高,振动的频率低音则低。

2.音值:是由于音的振动持续时间不同而决定的。

持续时间长音则
长,持续时间短音则短。

3.音量: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的范围幅度)的大小而不同。

振幅
小音则弱。

4.音色:是由于发音体的性质(木质、铜质、钢质等)、形状及泛
音的多少不等而不同。

常见的歌曲曲式结构:
1.一段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乐曲的曲式,称为一段体或者一步曲式。

一段提过去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一般比较集中,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也相对简洁,统一,在中国各地民歌中最为多见。

2.两段式:由两个乐段组合构成的乐曲形式,称为两段体或二部曲
式,它的特点是第一个乐段的终止式根据音乐的需要可采用完全终止或不完全终止。

3.三段式:一般指在两段体的基础上,又回到第一个乐段作为结束,
以加强第一段的主题思想。

拓展资料:
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
1.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

2.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
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

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

3.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