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登飞来峰(王安石)
怀上与友人别(郑谷)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岳(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沧海(曹操)
木兰诗(《乐府诗集》)
杂诗夜雨寄北
王维李商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郑谷王勃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禹锡常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
李白王安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观沧海望岳
曹操杜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认识格律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概念;
2.初步积累格律诗的基本的格律知识:字数、句数、押韵、对仗、平仄等(如果时间不够,只涉及前三个特点);
3.提高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格律诗的基本格律知识;
2.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格律诗的平仄要求
教学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诗歌篇目,问题:这些古代诗歌熟悉吗?能背吗?
杂诗(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
怀上与友人别(郑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登飞来峰(王安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望岳(杜甫)
观沧海(曹操)木兰诗(《乐府诗集》)
2、一名学生选择一篇能背的诗歌当堂背诵,则再喊一名学生背《木兰诗》,若背不出,则问原因是不是太长了。
问题:为什么有的是很短,有的很长呢?是不是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想写多少句就写多少句?
明确:古代诗歌也是有一定体裁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写多少句,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如前面唐代宋代的诗歌,不是四句就是八句,这种四句八句的诗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格律诗”。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格律诗在写作上有些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格律诗。
二、简单了解格律诗和古体诗
1、古诗类型:按体裁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
我们习惯上把古代的诗歌称为古诗。
古诗又分成了古体诗和格律诗(近体诗)。
古体诗的要求宽松,近体诗的要求严格。
古体诗是指格律诗形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和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还包括格律诗形成以后唐宋元明清的乐府、歌行体等诗歌。
其特点是不严格受声韵约束,但一般押韵,可以吟唱。
格律诗(有的称为近体诗)是指形成于隋唐时期,严格按照声韵规则进行创作的诗歌,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和曲等。
(投影)板书:
古体诗:按唐代以前的要求写作的诗歌
格律诗(近体诗):按唐代的要求写作的诗歌
2、问题:唐代及唐代以后的诗人可以写古体诗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3、问题:唐代及唐以后的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候,是喜欢写古体诗还是喜欢写格律诗?
学生自由回答。
这个问题是为活跃气氛:当然是写短一点的。
(其实是流行写格律诗,而且并不容易。
)
三、格律诗的特点
(一)句数
律诗:8句
格律诗(板书)
绝句:4句
1.投影:
A.唐之前诗歌五首:(个别读与齐读相结合)
(1)《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3)《江南》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迢迢牵牛星》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上期所学唐宋诗歌诗篇目录
杂诗(王维4)夜雨寄北(李商隐4)
怀上与友人别(郑谷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4)
登飞来峰(王安石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8)
望岳(杜甫8)
2、问题:古体诗和格律诗在诗句数量上有何不同?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古体诗句数不限格律诗一般是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
(二)每句字数
1、上期所学唐宋诗歌诗篇目录
五言王维王勃常建杜甫
格律诗(板书)
七言
2、古体诗(五首)
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等
(三)押韵
1、投影三首绝句,学生分别找出韵脚。
如果不知道“韵脚”,则标出每首诗中各句最后一个字的拼音(包括声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问题:这三首诗押韵有何共同特点?
(1)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引导点拨(所在句是哪句,声调)
(3)小结:绝句偶句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押平声韵(板书)
(平声:声调的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声调第三声、第四声)
3、投影两首律诗,学生找出押韵的字。
望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杜甫王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学生小结律诗的押韵特点
小结:律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
四、巩固训练
1、语文课本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中的诗歌,哪些是古体诗,哪些是格律诗(近体诗)?
饮酒g 登幽州台歌g 次北固山下j 雁门太守行g
迢迢牵牛星g 渡荆门送别j 春望j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g
2、找出下列各首诗歌的韵,并说说是如何押韵的。
静夜思夏日绝句
李白李清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草风
白居易李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__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__?
A、东田
B、东耘
C、三田
D、三耘
备讲知识
诗歌的平仄
1.什么是平仄?
2.格律诗中的平仄要求是什么?
江南曲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