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法辞退工资结算

劳动法辞退工资结算

劳动法辞退工资结算
如果劳动者是用人单位无故辞退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以及劳动者的所有工资。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分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
有支付给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
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
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
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
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
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
《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
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
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
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辞退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解除所属单位职工职务的法律制度。

注:随着《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在2001年10月6
日被废止,辞退违纪职工针对性的法律依据也相应没有了。

辞退违
纪职工的权力实际上被下放给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劳动合同
中约定或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

所谓的辞退实际已成为解除劳
动合同的一种形式。

因此,辞退员工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第25条和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2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
(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3)服务态度很差,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不服从正常调动的。

(5)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不够刑事处分的。

(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7)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符合除名、开除条件的职工,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执行。

常见辞退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1、许多企业存在辞退员工时无透明度,被辞退人员走得莫名其妙;管理者因为私人恩怨开除员工,公报私仇;
2、克扣被辞退人员工资时有发生,特别是民营和私营企业;
3、许多管理者对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能因为小小的失误被辞退;被辞退人员离开公司后,管理者对被辞退人员随意指责。

4、严重违章违纪辞退,触犯公司规章制度、触犯国家法律等。

辞退时要公开。

员工辞退应尽量及时公开辞退理由,以免引起在职员工的胡乱猜测,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此外,在被辞退员工离开时应当尽量让他体面,领导出面如集同事为其开个送行会,在会上对其为公司做出的贡献进行总结。

开送行会,不单是考虑被辞退人员,更重要的是向在职员工展示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加向心力。

其集团花几年时间从知名公司聘请了一总经理,来的时候迎接
场面非常隆重;而辞退时,公司高层私下通知不准管理人员参加送行会,并且在半月后才给各分公司下发了一个正式通知。

尽管各分公
司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该消息,但在这半月内,大家纷纷
猜测辞退总经理的原因,推测新任领导是谁,许多生产、营销工作
几乎陷入瘫痪。

该访华团这种处理方式,也让在职外聘管理人员感
到极为不安。

辞退后要热情。

许多企业人走茶凉,对被辞退者枉加批评,把许多罪状统统安到被辞退者头上,总以为反正人都走了,背点黑锅也
无所谓。

其实不然,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职员工会对管理者的
处理方式打分。

辞退员工后,不但不应"人走茶凉",而且应当与辞
退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欢迎被辞退人员吃"回头草"。

在节日打
个电话给被辞退人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被辞退人员往往
在离开公司后会对公司的管理、营销、生产等有更理性的建议和意见,而且一般对原公司都有一种怀旧情结,很乐意帮助原效力公司。

关心被辞退员工不但能让企业得到实惠,更重要的是让在职员工有
种归属感。

因此,辞退员工不看"鸡"面看"猴"面,必须重视辞退技巧,不可莽撞行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