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免疫调节

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免疫调节

必修三练习题集2-4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3.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4.下列各项中,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有关的一组是()A.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抗体和抗原B.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C.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D.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5.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6.如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的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7.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B.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灭抗原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B.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9.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10.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11.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12.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由于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图为HIV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

在潜伏期初期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C.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D.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13.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被攻破后,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C.浆细胞必须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增殖分化产生D.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14.下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为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B.通过过程V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C.细胞①③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识别抗原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1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所起的作用分别是()A.对抗原的识别、呈递、处理B.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C.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D.对抗原的呈递、处理、识别16.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17.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18.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二、非选择题(共40分)19.(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__阶段。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_。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20.(16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

21.(14分)某同学为了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细胞和B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而T细胞和B细胞的有无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分为一、二、三3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

第二步:向第一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向第二组小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三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

第三步:分别在上述3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预期结果: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来并更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该同学补充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为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根据图回答:(1)图解中ABD过程为__________阶段;CEFH过程为__________阶段;G过程为__________阶段。

(2)效应阶段的机制是__________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浆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可以与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3)记忆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这是由于记忆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3.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上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的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