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修改
艾滋病
同学们阅读课本P41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 概念 • 艾滋病病毒 • 致病机理 • 病毒分布 • 传播途径 • 艾滋病感染阶段 • 预防措施
艾滋病
• 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 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二)抗体:
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够与特定抗原发 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 如 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 溶解素、沉淀素等
抗体的本质: 球蛋白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3)某些细胞的表面(过敏反应时)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体液免疫能利用抗体消灭外物, 但病毒或其他其他抗原物质一旦侵 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 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7第5段的内容,并观察课本 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解决下列问题 (1) 什么是靶细胞? (2) 效应T细胞能否直接消灭抗原? 时间:1--- 2 min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
• 预防措施: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 对外,防卫功能; • 对内,监控,清除功能; •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
HIV是通过血液、精液、母婴之间进行传播。 日常与艾滋病人握手、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因此只要我们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
小结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 脾、骨髓、胸腺
免
吞噬细胞
疫
系 免疫细胞
统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 腺中成熟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 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 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 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想一想
(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
(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 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
(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 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文县一中 赵兰兰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D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CD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D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免疫过弱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自身免疫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 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如果对自身的组织和 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 身免疫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1 什么是抗原?举例 2 什么是抗体?如何如产生?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3 特异性免疫分为几种类型?
抗原和抗体
(一)抗原
1概念: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癌细胞等。
2 特性:
⑴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⑵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 ⑶特异性:不同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你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会让有些人付出生命 的代价吗?
泡泡男孩-----“大卫·非利普,威特”
1971年9月21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 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 明的塑料隔离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浆细胞
产生效应
浆细胞产生抗体
方式 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问题探讨: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 功能,人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 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 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作用
通过免疫消灭入侵的病原体,消除体内衰老、 破损或异常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同学们阅读课本P35-36内容和图片,解决下列问题
1 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 免疫器官有哪些?免疫器官的作用? 3 什么是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的分类? 4 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中溶菌酶的作用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人
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
体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细胞免疫
既然抗原可以刺激机体让机体产生相 应的抗体,从而被消灭,但是人感染艾 滋病病毒之后为什么会死亡呢?
教材P36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小组讨论完成教材P36问题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 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2 、 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 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 挥什么功能?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
都发挥重要作用
作业 列表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和区别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相互关系
复习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和区别
暴露
呈递抗原
T细胞
B细胞
(识别)
淋巴因子 呈递抗原
(三)体液免疫
2)反应阶段: B细胞
受抗原刺激
增殖和分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三)体液免疫
3)效应阶段: 浆细胞(效应B细胞)
合成和分泌
(四)细胞免疫
3 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 体酶被激活,使 其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变化,最 终裂解死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 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如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 细胞,增强其杀伤力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 (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艾滋病
• HIV: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 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而致人死亡。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的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 ( 非专一性)
三
质和吞噬细胞
道 防 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 第三道防线:和免疫细胞借助
血液循环和淋巴
特异性免疫
只能对某一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防 御作用,对其它的
循环而组成的
病原体无效。
(专一性)
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以后怎 么办?
同学们阅读课本P37第第2-3段的内容,解决 下列问题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 的能力。
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 男孩”享受着生命的尊严与自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最后的时刻——弥留的时刻——他母亲终于摸到了他,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免疫: 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 “非己”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1 请同学们观看体液免疫动画
2 同学们阅读课本P37第4段的内容, 结合课本图2-15体液免疫示意图,
写出体液免疫的流程示意图,小组讨论完成后,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展示小组成果
要求:用箭头和词语
时间:3--5min
(三)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刺激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使抗原隐藏的 抗原决定簇
风湿性心脏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相似
心脏瓣膜 上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物质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
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 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