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设计与教案编排
教学活动 安排准则
要十分重视教材的选择 要十分重视运用教具的选择 要十分注意实践信息的积累
(4)形成教学设计的文本
A
教学设计 的大思路
(结合任务和实际 提出的教学策略)
B
预期实现的 教学目标
(包括主要的目 标和次要的目标)
教学设计同样要 注意表述的问题, 一个好的教学设 计将让教师很快 地理解设计者的:
教+师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 学过程所需要的一 切存在。从形式上 看,今天的教学内 容也是多样化的, 如文字、图像、视 频等。
教学 媒+体
教学设计的步骤
1 前期分析
2 阐明教学目标
3 设计教学过程
4 反思评价修改
前期分析 描述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活动
运用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进行教学反思
①新的建构过程 ②
对行为对象的描述要尽可能准确具体,如果行为对象过于一般 化,范围很宽,就会让人产生对教学目标理解上的异议。
【案例】例如,我们在开展一堂与营养相关的课堂教学时讨论 了一个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教学目标的表述:“养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参与讨论的老师认为,将“良好的饮食习惯”作为 行为对象似乎太宽泛了,因为饮食习惯可以包含营养问题、卫生 问题、生理问题,也可以包含文化习俗和文明礼仪等问题。所以 提出建议:更为合适的描述可能是“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 惯”,修改后的教学目标今后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午餐(如果在校 进餐)的表现,或者通过家长的反馈来得到检验。
第一讲 教学系统和教学设计步骤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1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教学
•系统:一般认为系统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性, 二是功能性。
•教学系统:教学具有系统特征,教学系统由多个要 素组成的,教学功能是由这些要素的整体决定的,而 不是个别的要素决定的。
课程教学系统的组成
教学系统
学生
教师
教学 资源
教学课程设计与教案编排
义教中的问题
为什么“我”的学生难教
埃里克森 (E.H.Erikson,1902)
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 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 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教学 媒体
教学系统的组成
学+生
教师是课程教学 系统中的要素, 严格地说没有教 师就没有学校教 学。现在的问题 是,课程的实施 在多方面对教师 提出了挑战 。
教学 内+容
今天,计算机和 网络技术为支撑 的IT教学设备是 最重要的教学媒 体
学生是课程教学系统 中的要素,没有学生 自然就不存在科学教 学的问题。我们不仅 要认识到学生是“要 素”,还要认识到学 生要素在科学课程教 学中处在中心的位置。
③ ④
1、前端分析
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核心 任务是什么
将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的 任务
要想一想学生
【案例】某位老师在思考如何上好“科学是什么”这一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时候做如下分析:从学生情况看班上好动的学生较多, 但他们对科学课程的内容普遍有新奇感,所以只要激发起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他们的学习会很投入。本课的任 务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提问题和探究的重要性,这既是科学 的特点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根据本课的具体情 况我认为采用讲讲科学家发现小故事和让学生亲自参与简 单探究活动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可以突出 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激发兴趣,从一开始就让学 生参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从做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 良好习惯。
(3)设计教学过程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准则 为学生接受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原则
教学活动 安排准则
教学活动 安排准则
教学活动 安排准则
形成结构的原则
第第一二层层是是要做突好出各重 个点教的学教活学动活之动间,的过渡衔接。教安学排活准动则 第三层意思是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脉络清晰。
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原则
学习 动机
学习 兴趣
注意 力
意志 力
情绪 情感
思维
薄弱
不稳定 多变
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辅导方式
1
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多给予鼓励和赞扬
3
把辅导时间分成小块
4
通过例子、图式讲解
5
以身作则,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关心、指导、
帮助、影响他们
中学生的心理危机
•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 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 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
C
开展教学所需 要的条件
(包括教学环 境和教学资源)
D
教学的实施 过程
(主要是教学的步 骤和师生的交往活 动)
第二讲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正式上课之前,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教 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预先制定特定环境中将要开展的教 学活动过程。
目标与 教学流 程设计
教学过 程建议
课堂教学设计的 三个环节
中学生的辅导方式
取得其信任,深入其内心,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以
1
及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2
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
3
教授其学习方法,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期望效应,多给其鼓励和表扬(正强化),
4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5
多点爱心和耐心,作他的良师益友
教学课程的设计
教学 +
设计
教学 实+施
现代教学做好两件事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 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 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小学生心理特点
模糊
广泛、 不稳定
不稳定 不集中
学习评 价建议
➢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A
依据课堂
教学结构
比较有代表性 的教学模式有: 讲解接受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 “探究—发现” 模式等。
2、描述教学目标
通常,教学目标用一个陈述语句表述,它至少应包括 3个成分:
1 行为主体
2 行为动词
3 行为对象
【案例】在谈到水这一主题时,我们的教学任务可能包括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精确化这个教学任务形成的教学目 标可能是: u 了解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u 知道水的沸点(100℃)和冰的熔点(0℃); u 推断随着温度升高水的蒸发加快,冰的熔化加快(以及 相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