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心理学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B. 脑机能的研究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D. 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A. 人性化运动B. 人文主义运动C. 文化运动D. 宗教化运动3、关于17 到19 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B. 经验主义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A. 冯特B. 华生C. 弗洛伊德D. 奈瑟5、提出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A. 荣格B. 弗洛伊德C. 阿德勒D. 弗洛姆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A. 本我B. 自卑及其补偿C. 超我D. 自我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A. 自我实现的人B. 平常的大众C. 神经症病人 D. 超人8、勒温认为, 心理生活空间是指:A. 影响行为的环境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资料WordC. 人的居住空间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A. 真诚一致B. 同理心C. 无条件积极关注D. 指导建议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A. 优越感B. 社会兴趣C. 攻击本能D. 利比多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A. 共情B. 接纳C. 无条件积极关注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A. 操作行为主义B. 目的行为主义C. 新行为主义D. 符号学习理论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行为称为:A. 操作行为主义B. 目的行为主义C. 新行为主义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说话、写字和打棒球属于:A. 外显的习得行为B. 隐的习得行为C. 外显的非习得行为D. 隐的非习得行为15、以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A. 安吉尔B. 杜威C. 华生概念的提出者是:、智力年龄16 桑代克D.A. 比纳B. 斯皮尔曼C. 卡特尔D. 桑代克17、明确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的是: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班杜拉D. 华生18、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A. 人格面具B. 阿尼玛C. 阿尼姆斯D. 自性19、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俄狄浦斯情结出现在:A. 口欲期B. 青春期C. 生殖器期D. 肛欲期20、关于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确的是:A. 注重个体差异研究B. 研究心理经验的分析与综合C. 尤其关注心理学应用D. 对行为进行实验分析21、皮亚杰认为:A. 智力的本质就是对遗传的继承B.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先天的成熟C.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后天的经验D. 智力起源于动作22、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 72 组块B. 52 组块C. 无限大D. 1 个组块23、托尔曼把自己所研究的学习过程称为:A. 潜伏学习B. 观察学习C. 试误学习D. 顿悟学习24、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B. 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C. 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D. 是达到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25、艾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资料WordA.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B.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D. 勤奋对自卑2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不包括: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自性2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自我所遵循的原则是:A. 现实原则B. 快乐原则C. 完美原则D. 至善原则28、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发挥统合与平衡作用的是:A. 本我B. 自性C. 超我D. 自我29、以下描述与新精神分析特点不符的是:A. 强调自我自主性B. 强调影响人格的文化和社会因素C. 强调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D. 坚持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30、阿德勒认为,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A. 对自卑的超越B. 性本能C. 攻击本能D. 利比多31、以下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了证据的是:A. 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B. 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分泌实验C. 桑代克的猫走迷笼实验D. 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32、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不主社会实际问题研究B. 强调以方法为中心C. 强调以心理疾患为研究对象D. 尊重人的潜能与价值创立第一个公认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33.A. 冯特B. 艾宾浩斯C. 铁钦纳D. 詹姆士34.第一个权威的智力测验的开创者是 A. 比纳B. 斯皮尔曼 C. 卡特尔 D. 桑代克二、名词解释1、情结2、信息加工心理学3、心理表征4、观察学习5、顿悟学习6、梦的工作7、自由联想8、集体潜意识9、试误说10、似动现象11、生活空间12、生活风格13、需要层次理论14.自我同一性三、简答题1、进化论对美国心理学有哪些影响?2、冯特的心理学包括哪两大体系?3、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4、斯金纳的研究在应用方面做了哪些贡献?5、解释韦伯定律及其意义。

6、弗洛姆认为人存在的基本矛盾有哪些?7、华生是如何界定行为的?8、荣格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9、马斯洛如何描述高峰体验?10、斯金纳的理论对社会应用产生了哪些影响?11、弗洛伊德的认为人格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12、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有哪些?13、弗洛伊德如何对焦虑进行分类的?1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要素有哪些?15、皮亚杰是怎样划分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16、桑代克提出了哪些主要的学习定律?17、什么是顿悟学习?18、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是什么?19、罗杰斯认为,形成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0. 马斯洛如何划分人的需要层次?21.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背景?22.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贡献和局限?四、论述题1、试述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

资料Word2、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

3、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4、评介冯特对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影响(提示:可从心理学的体系、性质、对象、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5、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6、简述马斯洛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评价《心理学史》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D B D A A B A D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 A D A C A B D C B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D A A D B D A D D A 题号31 32 33 34 答案A D A A 二、名词解释1、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独立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

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主要研究人对知识的接受、编码、操作、存储、提取和利用的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

3、也称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

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4、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5、学习不是盲目试误的渐进过程,而是豁然贯通、突然顿悟的结果。

是和试误学习相互补充的过程。

6、由隐梦到显梦的过程,包括凝缩、移置、象征等。

7、就是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且不给予任何思路的指引,但病人必须把每一件他自己感受到的都说出来,而不能屈服于自己的判断,把自认为不够重要、不太有关系或根本毫无意义的弃置一旁。

8、是人格和心灵结构中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9、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的行为被习得。

10、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

11、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及其环境。

12、指个体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已经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在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它在四、五岁时已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以后几乎一生不变。

1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资料Word14.埃里克森的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

三、简答题1、(1)心理的机能观(2)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差异心理学2、(1)个体心理学体系: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2)民族心理学体系:以人类的共同生活为基础3、(1)实验方法,如反应时法(2)眼动研究方法(3)口语报告分析法(4)计算机模拟法4、(1)改革教学。

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原理批评传统教学方法,认为他们的强化方法、强化出现的时间和强化关系、强化数量等都不恰当。

(2)行为矫正。

广泛应用于社会机构、学校、精神病院等。

(3)社会改革,设想依据他的操作理论可以构建一个理想社会。

5、(1)是由韦伯发现的定律:△I\I=K 。

(2)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的增量和原来刺激值的比是一个常数。

(3)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

一是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6二是生与死的矛盾。

三是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

7、行为: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

行为的四种类型:外显的习得行为:如说话、写字和打棒球;隐的习得行为:如看见牙医的钻头,导致心跳加速;外显的非习得行为:如抓握、眨眼和打喷嚏;隐的非习得行为:如分泌和血液循环上的变化。

8、(1)意识(2)个人无意识(3)集体无意识9、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10、(1)改革教学。

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原理批评传统教学方法,认为他们的强化方法、强化出现的时间和强化关系、强化数量等都不恰当。

(2)行为矫正。

广泛应用于社会机构、学校、精神病院等。

(3)社会改革,设想依据他的操作理论可以构建一个理想社会。

11、(1)本我: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

资料Word(2)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监督本我。

(3)超我: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

12、(1)凝缩(2)移置(3)象征化(4)润饰13、现实焦虑:又称客观焦虑,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焦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