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时间分配原则和应试技巧
全国Ⅰ卷理综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所以基本的用时分配原则是,每2分用时1分钟,所以理论各科用时应该是物理55分钟、化学50分钟、生物45分钟。
下面结合学科特点及难度,对理综用时分配做出以下的指导建议。
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避免漏题
根据每2分用时1分钟,理论用时如下表
下面结合学科特点及难度,理综用时分配请注意以下时间节点:
9:00—9:50选择完成;——10:30物理完成;——11:05化学完成;——生物完成(注意:作答生物主观题时一定要先完成40选考题<选修3>,再依次完成29~32必考题)。
二.拆分学科,独立完成,强化优势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定位自己的优势学科,同时为避免学科间思维的频繁转换,可将理综拆分为三个独立学科,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完成一个学科,以下为各科指导用时;
物理(选择+主观题)=65分钟;化学(选择+主观题)=45分钟;生物(选择+专题)=40分钟
根据自己定位的优势学科安排答题顺序。
此种方法,可最大限度的强化自己的优势学科,但要求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优势学科要定位准确,并且对整个卷面试题分布要相当熟悉,避免漏题。
在答题卡的填涂上要特别注意,避免错位情况的发生。
注意:也可在选择题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对主观题进行学科拆分,强化优势学科。
三.避重就轻,败中取胜(仅适合物理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
由于全国Ⅰ卷中物理学科难度系数较大,且选择题分值大,推演计算耗时多,不确定因素大,所以此种方法只适用于物理基础薄弱的考生,具体建议如下。
生物选择(10m)→化学选择(12m)→化学主观题(35m)→生物主观题(30m)→物理主观题(35m)→物理选择题(25m)
时间节点的注意:
9:00—9:25完成生物和化学的选择题——10:00完成化学主观题——10:30完成生物主观题——11:05完成物理主观题——11:30完成物理选择
总之,无论选择选择何种答题模式,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理综总分的最大化。
要善于思考总结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一种模式后不要轻易改变,切忌变来变去。
平时理综测试时就要认真对待,训练自己对时间分配纪律的遵守,以及对时间节点的把握。
特别注意,临场发挥,心态最重要,“不以易喜,不以难悲”保持平常心,题目容易时对大家都容易,此时比拼的是看谁更细心,勿要“大意失荆州”而失掉必拿的容易分。
题目难时同样是大家都会觉得难,此时就要看谁更冷静,拿满基础分,稳做中档题,舍弃全不会,切忌沮丧焦躁影响整体得分。
平时训练时,相应的学科内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具体的方法与技巧请遵照各科老师的指导。
无论何种模式,到达相应的时间节点必须进行题目的切换,因为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相应的时间段内还未完成的题目已经是无能为力的难题,再纠结耗时已经毫无意义,反而影响整体的答题节奏与得分,不要“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个森林”!
愿幸运女神会眷顾勤劳的我们,胜利最终将属于我们。
物理科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不要求每道题都会做,看两遍题目都没思路的可以先做好标记,然后做下一题。
不要求每个选项都会判断,要灵活运用直选法与排除法。
实验题:
要先看实验目的,并由实验目的列出关系式,最好写成y=kx形式。
注意单位、有效数字、斜率。
最小格为0.1、0.01等要估读到下一位,0.2、0.02、0.5、0.05不用估读到下一位。
计算题:
四步走:找过程、找对象、找运动、找方法
不要求全部题目会做,24尽量拿下,25题看两遍题目没有思路则可以先做35题
第35题的选择建议只选一个
要学会找过程写方程,交卷前确保每个题目的每个小问都不要空白,每个小问都写上相应的方程,提高写方程得分能力。
谨记:我们不是追求满分,而是追求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拿分。
化学解题方法
先做选择题,再做填空题
第I卷选择题化学有7题(7-13),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以下是近两年全国卷选择题对比。
从难度上看,中层学生选择题得30分不成问题,有一两个选择题较难,不容易得满分。
但中上的学生得满分还是有机会的。
因此,决不能放弃选择题,选择题决定了化学成绩的高低。
在较难的一两个选择题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可以跳过。
第Ⅱ卷填空题必考题化学有3题(26-28),共43分
选考题化学3选1(36-38),15分
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三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选考模块较为稳妥的做法是选择有机化学题,即38题。
3道必考题近几年从题型的角度可依次归为实验题、无机综合题、反应原理题。
建议先做选考题38题有机化学,难度中等。
必做题先做26实验题、28反应原理题,最后做27题无机综合题(化工流程题)。
不能把一个大题空出来,因为每道大题的设问一般从易到难,所以答题时最后的一两个空稍难,可以跳过。
记住,不能整个大题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