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目的进度管理
摘要
2018 年 4 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建 设,项目投资 470 万,建设周期 6 个月。
为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全面 推进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的指导意见》,建设此系统。
该系统 依托人民法院海量卷宗信息,结合 OCR 识别技术、深度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 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卷宗数据”为核心,实现纸质卷宗电子化,为建 设“智慧法院”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卷宗扫描、 智能编目、卷宗应用。
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于 2018 年 10 月正 式上线,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本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对进度的管理,下面我将 分别从规划进度管理、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 定进度计划和控制进度方面进行论述。
正文
2018 年 4 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建 设,项目投资 470 万,建设周期 6 个月。
该系统依托人民法院海量卷宗信息,结 合 OCR 识别技术、深度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卷 宗数据”为核心,实现纸质卷宗电子化。
系统采用构件化设计,服务器系统采用 CentOS,高速扫描仪采用中晶的 DI 7280S,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系统服务器采 用华为的 RH2288V5,存储系统采用 2 台华为的 S5600V3 做双机热备,确保数据 安全。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卷宗扫描、智能编目、卷宗应用。
接下来,我将从规划进度管理、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 估算、制定进度计划和控制进度方面进行论述。
1、规划进度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制定一个良好的进度管 理计划非常重要。
项目建设初期,我以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章程为依据,以会议 的方式,与法院信息中心主任、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还有少年法庭庭长、陪审员 以及书记员等法院相关干系人和团队成员进行讨论,结合法院系统现状,制定了 进度管理计划。
2、活动定义。
活动定义是为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所采取的具 体行动的过
程。
项目建设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卷宗扫描、智能编目、卷宗应用。
我根据范围基准(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 词典)和进度管理计划, 采用分解的方法对三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工作细化,得到活动属性和活动清单。
其 中卷宗扫描又分为卷宗扫描和卷宗拍照;智能编目分为自动编目、目录调整、目 录自定义以及目录检查;卷宗应用包括 OCR 识别、双层 PDF 生成以及卷宗查询、 管理等内容。
3、活动排序。
活动排序是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合理的 活动排序对于项目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对此我采用了单代号网络图法,根据已经 得到的活动属性和清单,确定了各个活动的逻辑关系,得到了项目进度网络图。
其关键路径分别是卷宗扫描、智能编目、卷宗应用。
4、活动资源估算。
活动资源估算就是确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资源种类 和数量的过程。
如果资源不足有可能会导致进度的拖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项 目的失败。
为此,我组织召开了会议,邀请所有团队成员、电子卷宗系统相关技 术和业务专家参与。
对 WBS 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估算, 最后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汇总,得到工作资源需求。
例如卷宗扫描和拍照的时候, 需要一名技术实施人员和一名软件测试人员相互配合。
在扫描和拍照过程中,如 果出现问题,由实施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测试人员进行处理。
在与审判流程系统 对接的时候,需要 1 名研发人员与法院现有审判流程系统的研发人员进行对接, 通过对方开放业务账户来获取中间库信息,从而调用排期信息。
通过检查公司分 配给项目的资源列表,我们发现缺少 1 名测试人员和 2 名技术实施人员,我及时 将情况汇报给公司领导。
公司领导同意后给我增派了所需的人员。
考虑到项目中 存在人员流动和资金不足等风险,我又额外向领导申请 1 名研发人员、2 名测试 人员和 2 名技术实施人员作为备用,申请了部分资金作为应急储备,对项目关键 岗位实施 AB 角色管理。
5、活动历时估算。
活动历时估算就是根据活动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 单项活动所需的时间。
之前我实施过不少同级别法院电子卷宗系统的项目,因此 大部分的活动我采用了类比估算法。
对于需要基于法院实际情况的活动采用了三 点估算法。
该方法主要有 3 个数据,分别是最乐观历时估算 a、最悲观历时估 算 c、最有可能历时估算 b、而后利用 T=(a+4b+c)/4 取其平均值。
在与法院 现有审判流程系统进行业务接口对接的时候,我估算
乐观时间为 15 天,悲观时
间为 45 天,最可能时间为 30 天,最后得出最可能时间为 30 天。
我又增加了 10% 的时间作为储备时间。
最后得到项目的总工期为 6 个月。
6、制定进度计划。
在制定进度计划的过程中我采用关键路径法确定了总工期(6 个月)。
为了 避免帕金森定律现象的发生,即活动会自动膨胀占满所有可用时间,我们采用关 键链法设置项目缓冲和接驳缓冲。
为了便于安排团队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分配不 同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逻辑横道图。
同时将进度计划提交给公司项目管理部门进 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得到进度基准。
7、控制进度。
为了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和团队成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约定每 3 天举行 例会,每个团队成员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 论,形成解决方案,并由专人进行记录,会后发给每个团队成员。
我将团队成员 每天工作绩效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周报,以邮件形式发送给项目相关干系人。
同时, 将绩效信息与计划进度表相比较,进行偏差分析,利用挣值技术计算进度偏差情 况,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范围蔓延而导致进度延误,我制定了变 更控制流程。
例如在与审判流程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对接的时候,现有审判流程系 统的维护公司不配合,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开放中间库信息,造成项目进度延误。
对此我与其项目经理进行反复沟通,并将情况告知甲方领导,最后由甲方领导出 面协调,该公司安排技术研发人员与项目经理与我方进行对接,并提供中间库接 口信息。
与此同时,我接公司领导通知,近期由于某高院有个重大项目需要实施, 需要从我这边抽调 2 名研发人员和 1 名测试人员,留给我的时间只有 20 天。
为 了不延误工期,我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加班的同时,对经验不足的员工进行培训, 同时为加班人员申请加班费和调休的机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最终对接工作顺 利完成,通过计算 SPI=1.04,CPI=1.01,没有造成项目延误。
经过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2018 年 10 月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得到甲 方的一致好评。
总结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开发过 程中的相关文档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由于人员紧张,有些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归 档;二是在后期测试过程中,
部分模块测试不充分,导致系统试运行的时候发生 故障;三是在资源平衡方面还有所欠缺。
在今后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会积极总
结经验和教训,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为我国的信息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