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2012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分析2012年高考圆满落幕了。

它带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思考和对未来高考的新的认识,特别是对职业学校的高考而言,我们更要做一番理会了。

那么,2012年的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一、分块设置有所变化今年的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又有了新的变化。

第一大题基础题部分,即选择题部分,只有七道小题。

按照往年的惯例,第一大题一般不会少于十道小题,而今年只比普高考试语文试卷第一大题多一道小题,而多出的第七小题,实际上是一道情景口语题。

由此看来,职高对口高考语文试卷的分块设置又向普高高考语文试卷的分块设置靠近了一大步。

二、阅读题部分开始向主观题倾斜在今年的对口语文试卷中,主观题分值大大增加。

此次试卷阅读题部分主观题共计19分:第12、13小题(包含6个小问),每小题各为6分,共12分;第14小题应用文改错题共4分;第17小题文言文翻译题共3分。

而2011年仅仅为问答题3分,改错题4分,翻译题2分,共计9分。

相形之下,今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主观题部分增加了10分,大有逼近普高高考的趋势。

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很多老师的想象,分值所占比例之大,让大家不能不很有些惊讶了。

三、题目简单,令人难以置信1.以往的社科类文章的阅读题一般不少于四道小题,而今年只有三道小题,且第10小题D项的推断,错误太过于明显,让人一目了然。

2.应用文的改错题较以往也是轻松得多。

出题者仅仅设置了一个错别字、一个用的不当的词语,没有涉及到写作格式问题。

3.更为突出的是第一大题的第1题,出人意料的只考查了8个语音,第2小题出人意料的只考了八个词语,其简单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这样简单的题目,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或许就是为了向普高高考语文试卷模式转化过渡吧。

四、小题分值增加往年的试卷,一般每小题2分,而今年的高考试卷,除了诗文填空题每题1分以及第12小题三个小问每问2分外,基本上每题都是三分。

增加小题分值虽然容易使学生失分,但是减少了考生的试卷阅读量。

五、试卷容量明显减少2011年对考高考语文试卷共有36个题号,而今年只有24个题号,相比之下,今年减少了12个题号。

这无疑会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让考生考出好成绩。

六、难度明显降低2012年对口语文试卷,除大小作文外,较高难度的题为18分,中等难度的题为22分,低等难度的题占了30分。

虽然高、中、低的等次成一定的比例,但总体难度仍然是近几年来最小的。

纵观历年对口高考语文卷,我们不难闻出对口高考语文试卷正向大众化模式靠近的气息。

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了。

··1下面就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作一下详细分析。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其中,1~6题,每小题3分;第7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獉发犫è狀ɡ不屈不挠獉狉á狅B.跻獉身犼ī岿獉然不动犽狌īC.创造獉犮à狅风调獉雨顺狋犻á狅D.教诲獉犺狌ì千篇獉一律犫犻à狀【难度】 低【答案】 B【解析】 A项“挠”为狀á狅,C项“造”为狕à狅,D项“篇”为狆犻ā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欠 山清水秀B.迟缓 通肖达旦C.扫描 历精图治D.洋溢 一如既往【难度】 低【答案】 D【解析】 A项“抱欠”应为“抱歉”,B项“通肖达旦”应为“通宵达旦”,C项“历精图治”应为“励精图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獉獉獉獉,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B.瀑布从悬崖上奔腾而下,冲击着大小石头,飞溅着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獉獉獉獉的响声。

C.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使我茅塞顿开獉獉獉獉,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D.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獉獉獉獉的年轻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了卓有成就的企业家。

【难度】 低【答案】 A【解析】 “每况愈下”一般含有贬义。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是基本稳定不变的。

B.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问题奶粉”事件的处理工作。

C.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藏书多的家庭里,孩子往往阅读兴趣较浓,阅读习惯较好,阅读量较大。

D.优秀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而且还能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难度】 低【答案】 B【解析】 病因:缺少必要的介词。

“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一语前面,应该加上“以”。

5.下面对联中,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B.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C.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D.皓月描来双影雁 寒霜映出并头梅【难度】 低【答案】 A·2·【解析】 B项应为挽联,是对死者的悼念;C项所写之景,应为秋收景象。

D项所写之景,应为冬天之景。

6.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 白———《将进酒》B.孙 犁———《雷雨》C.关汉卿———《窦娥冤》D.荀 况———《劝学》【难度】 低【答案】 B【解析】 《雷雨》的作者是曹禺。

7.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内中小学校园禁烟令。

如果你是学校值日生,发现有人在校园内抽烟,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的对象,分别写出劝阻的话。

(6分)(1)对吸烟的学生: (2)对吸烟的老师: 【难度】 中【答案】 (1)同学,吸烟有害健康,请珍惜自己的生命!(2)老师,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请熄灭您的烟头,让我们的校园更清新。

【解析】 写话时应抓住谈话对象和注意说话口吻。

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

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

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

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0℃加热到50℃,而全世界60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比如,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

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

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

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

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10座大楼取暖之用。

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3作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

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体能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

8.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们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B.人坐着或站着时产生的重力,直接输入蓄电池,就能成为电能。

C.行人踩在踏板上,与踏板摩擦产生的电能,可带动发电机发电。

D.特制的能发电的门被顾客推动,所产生的电能可满足城市照明。

【难度】 中【答案】 A【解析】 B项,原文中有“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

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重力”应为“重力能”,且不能直接输入蓄电池。

C项,原文中有“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并非摩擦产生的电能。

D项,原文中有“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并未说可以满足城市照明。

9.对第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美国很多公司在大楼里安了人体能设备供电系统。

B.美国的一些公司和学校已开发利用人体电能照明。

C.将人体能收集转换成电能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D.热量收集系统具有的双重功能可使环境更加舒适。

【难度】 高【答案】 C【解析】 A项,是安装了收集人体能的设施。

B项,以偏概全,只是个别地方部门处于试验阶段。

D项,没有概括中心,不能用例子概括中心。

10.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背景下,一些科学家着手进行人体能的开发研究。

B.随着社会发展,人体能的开发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对人类贡献会越来越大。

C.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所以它的开发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

D.人体能在美国虽被各州广泛开发利用,但它只能转换成电能,其发展潜力不大。

【难度】 低【答案】 D【解析】 原文中说“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

”因此“发展潜力不大”有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15分。

其中,11题3分;12~13题各6分)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蓝的。

天天,天蓝,白天黑夜地“蓝”着地球之巅的人们。

我头顶的蓝天,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它当然是无声的,一只鸟便可以划破它的宁静。

天,把心情蓝得很高,很畅,像天边的经幡,随着风的节奏而摇曳。

··4天天,天蓝,像一块蓝丝绒,把全部答案裹起来,让人们以各种姿势在天底下猜测它为何蓝得让人生疑,你常常会看到,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能蓝到这种地步。

”也有人一下飞机,抬头就会问:“西藏的天干吗这么的蓝呀?”我说:“当然是因了你的远道而来,你一定会爱上它,对吗?”“但是你必须回答我,它干吗如此的蓝?”是呀,天之蓝总得有个答案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