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度与测量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精度与测量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图。

表2-1 (mm)
尺寸标注基本尺寸
极限尺寸极限偏差
公差最大最小上偏差下偏差

φ50
025
.0
+
φ50φφ50 + 0

φ50
025
.0
041
.0
-
-
φ50φφ

φ40
007
.0
018
.0
+
-
φ40 φφ+

φ40
025
.0
009
.0
+
+
φ40φφ+ +
尺寸公差带图:
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表2-2 (mm)基本
尺寸
孔轴Xmax
Ymin
Xmin
Ymax
Xav
Yav
Tf
配合
种类ES EI Th es ei Ts
φ30
φ50
φ60
尺寸公差带图:
配合公差带图:
2-3 利用有关公差表格查出下列公差带的极限偏差:
⑴φ40d8( 080
.0119.0-- ) ⑵φ50h7( 0
025.0- ) ⑶φ85p8( 091
.0037.0++ ) ⑷φ100m6( 035
.0013.0++ ) ⑸φ50D7( 105
.0080.0++ ) ⑹φ40M7( 0
025.0- ) ⑺φ30JS6(± ) ⑻φ50P7( 017
.0042.0-- )
2-4 已知φ30e6(040
.0053.0--)、φ30r7(049
.0028.0++)和φ30r8(061.0028.0++),试根据通用规则和特殊规则
换算下列孔的极限偏差:
⑴φ30E7( 061
.0040.0++ ) ⑵φ30R7( 020
.0041.0-- ) ⑶φ30R8( 028
.0061.0-- ) ⑷φ30E8( 073
.0040.0++ )
解:
2-5 根据表2-3中的已知数据,填写其空格。

表2-3 (mm ) 基本尺寸 极 限 偏 差 极限松紧程度 配合代号 ES EI es ei 最松值 最紧值 φ30 + 0 + + + H7/k6 φ50 + + 0 + + F8/h7 φ40
+
+
R7/n6
解:三组配合的公差带图如下
2-6 是非判断题(以“T ”或“F ”填入括号内)
1. 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F )
2. 孔与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 T )
3. 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只能为正值。

( T )
4.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m μ,配合公差为30m μ,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 T )
5. 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 T )
6. 基孔制就是孔的精度一定,通过改变轴的精度来获得不同的配合精度。

( F )
7. 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基本尺寸就愈好。

( F )
8.零件尺寸加工成本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而与配合种类无关。

( T ) 2-7 选择填空题 1.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B 。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孔与轴实际尺寸之差
D.极限尺寸 2.作用尺寸是 D 。

A.设计给定的
B.测量得到的
C.加工后形成的
D.装配时产生的 3.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合格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A 。

A.最大实体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 C.最大极限尺寸 D.最小极限尺寸 4.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B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 于 D 。

A.基本偏差值的大小
B.公差值的大小
C.公差单位的大小
D.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5.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C 。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具、量具规格的数量
6.当轴的基本偏差为时 A ,与H 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h ~n ~zc
2-8 设基本尺寸为mm 40φ的孔、轴配合,要求装配后的间隙或过盈值在mm 020.0~025.0-+范围内,试确定孔、轴的配合代号(采用基孔制配合),并绘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①选择基准制:按题目要求选择基孔制H ;
②确定公差等级:由 max max y x T f -=
得 m mm T f μ45045.0)020.0(025.0==--+= 由 d D f T T T +=
设孔轴同级,则 m T T T f d D μ5.22452
1
21=⨯==
= 查表2-3,基本尺寸mm 40φ,m IT μ166=,m IT μ257=,
按标准使用条件,孔7级时应与高一级的轴配合,故取孔7级,轴6级。

实际配合公差 m m <T T T d D f μμ45412516=+=+=,满足要求。

由孔的公差带 740H φ可得其极限偏差0=EI ,m ES μ25+= ③确定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由 ei ES x -=max 得 0025.0025.0max =-+=-=x ES ei 查表2-5,代号k 的基本偏差为 m ei μ2+=,与之最为接近。

轴的另一个极限偏差为m IT ei es μ181626+=++=+= ④检验:实际形成的配合参数
m m <ei ES x μμ2523225max =-=-= m m >es EI y μμ2018180max --=-=-= 即所选配合6
7
40
k H φ满足要求。

其尺寸公差带图及配合公差带图如下:
2-9 如图2-1所示的插头与轴要求采用过渡配合,拉杆与轴要求采用间隙配合,试分析应采用何种基准制配合。

解:因属于一轴多孔的配合,
故应采用基轴制
图2-1
2-10 图2-2为钻床夹具简图,1为钻模板,2为钻头,3为定位套,4为钻套,5为工件。

试根据表2-4的已知条件,选择配合种类。

图2-2
表2-4
配合部位已知条件配合种类
①有定心要求,不可拆联接H7/s6
②有定心要求,可拆联接(钻套磨损后可更换)H7/k6
③有定心要求,孔、轴间有轴向移动H7/g6
④有导向要求,轴、孔间需有高速的相对转动H7/f6
2-11 如图2-3为一机床传动轴配合图,齿轮与轴由键联结,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
650k φ,轴承外圈与机座的配合采用7110J φ,试选①、②、③处的配合代号,并填写
表2-5,将所选代号标注在上图2-3。

1-齿轮 2-轴 3-挡环 4-滚动轴承 5-端盖 6-机座
图2-3
表2-5
配合部位 配合代号 选 择 理 由 简 述
① H7/k6 轴的基本偏差已定,与齿轮用过渡配合。

② D9/k6 轴的基本偏差已定,与隔套用低精度大间隙配合。

③ J7/d9
孔的基本偏差已定,与端盖用低精度大间隙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