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初一上第一单元写景作文课件(忠于教材)

人教初一上第一单元写景作文课件(忠于教材)


作文: 秋雨中,漫步柳园
写作指导: 1、安排好文章的顺序,最好以自己的行踪
为序(因为题目中有“漫步”一词); 例如:我站在阳台看着雨中的校园——雨 和雨中教学楼、树、人等;(整体勾勒) 我漫步花园——(由远到近,重点描 绘桂花,多种感官来写) 我来到操场——展现操场的广阔与安 静 2、文章结构:总 分 总 3、注意文章的感情和语言表达。
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
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 多种修辞方法。
描写
所谓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
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 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二种,分 别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
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
响、气味等方面。
桃树、杏树、梨树,你 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 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 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⑨注意注入人物感情
• 在写景中注入人物或者作者的情感, 情景交融,更能体现人物的爱憎感 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春》的最 后三段
写法总结:
描写景物时,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静态、动态;视觉、触觉、味 觉、嗅觉、听觉;正面、侧面;实写、 虚写等角度来描绘景物,再引用几句 诗,注入自己的感情。这样,景物不 仅千姿百态,呈现立体美,而且具有 诗情画意。
④运用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 使景物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 运用感官,从听觉、视觉、 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来写景。 (《春》第5段)
如《听潮》中对海景的描绘:“每天潮来的 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 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 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 切。”这里通过人的听觉(“音响”)、视 觉(“细雨”“朝雾”“暮烟”)、嗅觉 (“腥气”)、味觉(“咸味”)生动形象 地描绘了海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和动 作。
写景片段练习(1):
秋雨中漫步
写景片段练习(2):
雨 中 桂 花 树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 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 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 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 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 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 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 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 (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 状、色彩。)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 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 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 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 肤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从这儿经 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 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 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 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 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⑤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 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平 视,视觉形象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同角度进 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 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 的感受。
如《海滨仲夏夜》:“夕阳落山不久,西 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 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 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 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霍霍 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 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这段描写,作者的立足点是海边。由晚霞 写到海浪,再随着海浪的翻涌而转移,视 线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写出 了霞光的动态。
描写了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紧接着通过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 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 花色的娇艳.
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开展联想, 运用超前夸张,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 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 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 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 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 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 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不但写出铺 满原野的野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 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怎样写好 景物描写?
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 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 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 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比较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 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
⑦虚实结合进行描写 (发挥想象与联想,将虚景与实景 结合起来描写,往往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如《春》第四段中实景 与虚景的完美结合。)
⑧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合。(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景物进
行描写,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其他 事物来衬托景物。在描绘景物时为 了使景物更真切、具体,更有利于 烘托人物,可以把正面描写与侧面 的烘托结合起来。如《春》,写蜂 蝶,衬托春花的芬芳艳丽。)
⑥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 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 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 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 的艺术形象
• 例如《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 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 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 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段描写,为了 体现“静”,作者用了一连串温柔甜美、 富有诗情画意的事物作比,以动衬静,描 绘了大海沉睡之静美,用文字来塑造声音 的形象美,又沟通了人们联想和想象的渠 道。
如何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
①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
的特点。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嫩”和“绿” 就是春草的特点。)
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写。 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 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 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 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 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 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济南的冬天》第
4段
阳关朗照下的山由高到底 写,重点是雪后山景按空 间顺序由山上到山尖到山 坡到山腰,城外远山按照 有城内到城外的顺序
③要想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优美, 就要巧妙的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优美的成语、俗语以及引用古 诗词或名言锦句进行描写。
比喻、拟人、排比。
• 如《春》中作者对“春花图”的描写:“桃树、 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 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 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 这段文字,首句用拟人、修辞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