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参考资料)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参考资料)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三)排水固结法(建筑工程使用的较多)
饱和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后,抗剪强度可得到 提高,则达到加固的目的。常用于加固软弱地基,包括 天然沉积层和人工冲填的土层,如沼泽土、淤泥及淤泥 质土,水力冲积土等。
排水固结是运用堆载预压,挤出土中的过多含水,达到 挤紧土粒和提高强度的目的。为了缩短预压时间,加设 砂井竖向排水通道或铺设砂垫层,效果甚好。
路基平整度检测
二、地基处理
(一)换填土层法 1.片、碎(砂砾)石垫层 垫层和浅层处治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3m的浅层软弱地基处理。 可采用换填垫层、抛石挤淤、稳定剂处理等方法。 (1)材料要求 1)砂砾垫层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砂砾。不均匀 系数不宜小于10,含泥量不大于5%。 2)石屑垫层所用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得超过总重的40%, 含泥量不应大于5%。 (2)碎石、砂砾、石屑等垫层施工规定 1)垫层的最佳含水量、机械选择、碾压工艺、分层厚度等 应根据现场和试验确定。 2)严禁扰动垫层下卧软土层,防止践踏、暴晒、冰冻、浸泡。 3)垫层应水平铺筑,当地面起伏时开挖台阶,宽度宜为0.5-1m。
(三)排水固结法
1.堆载预压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基表面铺一层透水砂 料,若处理的软基较厚,向软基中打入砂井、袋装砂井或 塑料板,然后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 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加 速地基沉降,使地基固结压密,强度提高。 其实质为在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孔隙水被逐渐排出,促使 孔隙体积变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随着孔隙水的排出, 有效应力增加,地基土的强度也随之增长。
2.冲碾路段要求: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m,填土平面长 或宽大于或等于80m,且冲击碾压深度2m内无涵洞。砂 性土及含水量高的粘土不适宜冲击增强碾压。
液压夯实:适宜的土质(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粘性土 等)。长处:夯能可调整,便于检查。缺点:工效不高,沉 落坑需处理,造价较高,使用范围最好在三倍回填区、上下 土质边坡。
砂垫层
有孔管道网络
砂井/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
塑料薄膜
射流泵
真空堆载预压排水法示意图
有孔管道网络示意图
广泛适用于各类饱和粘土、粉土
10.0 m
堆载
366 7 37
358
6 4
9
真空泵
沟槽 砂垫层
袋砂井 s=1.5m d=7cm L=10m
深层沉降 孔压测头
砂井堆载预压,砂井直径多为8~l0cm,间距大约是井径 的6~8倍。砂井长度应穿越地基可能的滑动面,砂垫层厚 度约0.5~1.0m。 砂井成孔,有沉管法和水冲法两类。 沉管法是用锤击或振动方式将带靴的钢管沉人地基,管内 灌砂,在振动作用下拔出钢管,最后在土中形成砂井。 水冲法是利用高压水冲孔,孔内灌砂,此法施工速度快, 但难以保证孔径匀称,质量较差。 排水固结法中除砂井堆载预压外,还有降水预压和真空预 压等技术。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7.7.4 昭通
目录
一、基本概念 二、地基处理 三、路基填方 四、防护工程 五、施工常用机械
(一)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 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 构物。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 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
路基构造由路基本体、排水设施、防护设施等组 成。路基的构造通常用横断面图来表示。按路基 填挖的情况,其断面型式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半 填半挖三种类型。
夯锤
广泛适用于杂填土、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粘性土、湿陷性 黄土和沼泽土等。
冲击碾压:适宜的场地(宽度、长度)。长处:效率较高,缺点:
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较差,减速区夯实功减小。
注意: 1.冲击式压路机最大瞬间冲击功不小于25KJ,轮重为16T,动力 不小于375马力,行走时速不小于12公里。同时,采用冲击压路机 进行地基处理应配备必要的平地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与洒水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二、三、四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0~1.5m。 注意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保持路基处于干燥或 中湿状态; 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的地基需按路基标准严格压实,必 要时换土或加固处理;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1.5~20m 高路堤: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料填筑路堤高 度在6米以上,其它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米以 上时。
2.抛石挤淤
(1)材料要求 抛石挤淤宜采用粒径较大弱风化石料,其中0.3m粒径以下的 石料含量不大于20%。 (2)施工规定 1)当下卧层较平时,应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渐次 向两侧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 2)当下卧层为横向坡度时,应从下卧层高侧向低侧扩展,并在 低侧边部多抛不少于2米,形成平台顶面。 3)在抛石高出水面后,应采用重型机具激振碾压紧密,然后设 反滤层,再填土压实。
70cm 80-120cm 50-90 30
路基顶面
上路床
路
下路床
堤
上路堤
下路堤
地基
(1)路堤
(2)路堑 一般路堑(h<20m) 深路堑(h ≥ 20m)
(3)半填半挖
路堤填筑
路堤边坡
碾压成型路堤
路堤分层堆土作业
路堤分层填筑施工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
涵洞
路堤排水沟
路堑开挖
路堑边坡
碎落台
路基压实度检测(灌砂法)
2.砂垫层法 砂垫层
填土
软土层
适用于:a.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 的硬壳;
b.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c.当地有砂,运距不太远; d.施工期限不甚紧迫。
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0.6~1.0m,视路堤高度、软土层的厚度及压缩性而定。
3.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排水法 堆载填土
抛石挤淤
(二)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一般以钢筋混凝土制成截头圆锥体 (底部垫钢板),重量宜1.5t或稍重,锤底直径为 1~1.5m,起重设备的能力为8~15t,落距高一 般为2.5~4.5m。重锤夯实法加固地基,可提高地 基表层土的强度。 在重锤夯实法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和实践,出现 强夯法,亦称动力固结法,它是以8~12t(甚至 20t)的重锤,8~20m落距(最高达40m),对土基 进行强力夯击,利用击波和动应力,达到土基加 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