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的标准
目前世界上用举国体制的只 有中国,朝鲜.至于美国等一 些国家也会在大赛前搞集中训 练.我认为这个和举国体制 没有任何关系,举国体制并不 是指集中训练.那么用举国体 制是不是在夺金牌上有很大优 势呢.国家体育项目的职业化水平
要达到体育项目职业化 的条件,该国的国民有一定 的消费水平,除非该项目在 该国极其受欢迎,比如南美 一些国家的足球.只有职业 运动员才能代表运动的最高 水平这一点毫无疑问.工人 的最大价值往往在资本家手 上才能完全榨出来.人们总 是希望能有这种比较,就是 各国的运动员都处于同等条 件下训练看到底谁的国家运 动员最强,先不要说这种情 况不可能,而且过分强调这 种概念很容易导致一种种族 优越论,民族优越论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国际上是相当敏 感,忌讳的.
体育不仅仅是比赛场上一次次激烈的争夺,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更 是百姓幸福快乐的源泉之一,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从“大国”向 “强国”的转型,体育就会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发 挥更大作用。
打油诗:
金牌一个接一个,国人乐得笑呵呵。 成绩面前差距找,丰收后面忧愁多。 田径项目仍落伍,三大球赛亦笨拙。 几十金牌休自豪,亿万百姓锻炼缺。 数十冠军喜不值,大中小学体质弱。 外国多为业余者,我们从小便专业。 精英体育应停止,大众体育努力做!
体育强国的标准
非举国体制下,该国在奥运会或者世 锦赛上的成绩
国家体育项目的职业化水平
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和普及性
非举国体制下,该国在奥运会或者世锦赛上的成绩
也就是奖牌数,强调这一 点并非是针对中国,而是举 国体制办体育确实相当的畸 形,这种体制具有相当大的 虚伪性和欺骗性.可以说中 国不用这种体制根本夺不了 跳水,射击,女举的金牌, 因为跳水在中国没有任何群 众基础,枪更是禁物,中国 女人力量上天生不如欧美, 而且中国妇人的思想也不适 合去搞这个纯力量运动.
体育强国的标准
我国算不算体育强国
最近网上围绕“中国是不是体育强国?”展开了激烈争论, 认为中国是体育强国的人说,中国在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 会上能拿金牌第一,国家重视体育运动,全民体育运动开展 得不错,这些都说明中国不仅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 而反对的人认为,中国虽然在奥运会上拿的金牌第一,但中 国的体育投入并不多,农村的体育设施很差,人民的体育意 识很淡薄,全民健身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并不高,因此中国 还不能说是体育强国。
将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建成体育强国
10月1日起,《全民健身条例》已经实施。这是个契机,对各级政府 来说,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基本职能,增加投 入,多建些优质低廉的体育场所,让工薪阶层、普通群众能走进体育场馆, 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早日解决群众健身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 之间的突出矛盾。
二战的德国很大程度上就 是由这种思想引起的,如果问 美国领导人,为什么美国的科 技最发达,他显然不能说是因 为美国人比其他国家聪明,就 是这个道理.事实上也的确不 是因为美国人聪明过人.可以 肯定的是中国乒乓球比日,韩 厉害,肯定不是由于中国人天 生就比日本人,韩国人适合打 乒乓球.当然,每个洲的人身 体素质的确天生不一样的.
这些项目也是职业化 的.这些项目并非我国的优势 项目,我国尚且如此,你还能 指望别国去关注我国优势项目 跳水,举重之类的.
官方认为的八大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官员:是否成为体育强国有八个标准
在奥运会上的体育成绩是否名列前茅
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否普及
体育法律法规是否完善
体育管理机制是否健全
国家体育总局官员:是否成为体育强国有八个标准
将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建成体育强国
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转变增长方式,是必由之路。这个道理, 也适用于体育界。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也要转变发展方式。 从多拿金牌,到一手抓竞技体育,一手抓群众健身,协调统筹发展。 要追求金牌——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但不能“唯金牌论”;要把着 力点由“政绩体育”尽快转向民生体育,提供优质体育资源,加强全民健 身和群众体育。 指挥棒是根本。体育转型,需科学的政绩观来引导。现在不少地方, 考核体育主管部门,还是“金牌至上”,“20枚银牌不如一枚金牌”。这 种观念应该转变,要下决心给体育部门松绑,让他们从金牌压力中解放出 来,真正把群众体育放到和竞技体育并重、甚至优先的位置,做到综合考 察,全面考核。
体育产业是否发达
体育传播是否具有影响力
体育科研成果是否先进
体育国际交流是否丰富
如何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
将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建成体育强国
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金牌达到了历史性的51枚,遥居金牌第一 位,我们在庆贺的同时,也应该理性地看待,客观地分析。金牌的第一, 并不是衡量体育强国的标准,也不能代表中国已步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 应该看到,中国与世界体育强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认为,现在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衡 量的标准不仅是奥运金牌数量,更重要的是国民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开展 情况。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如果说,在刚打开国门的开放初 期,夺取金牌,鼓舞人心,是当时体育界中心任务的话;那么今天,从体 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就是今后一段时期体育界必须担负的历史重任。
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和普及性
追求人的平等是合理的,但 追求体育项目的平等则明显 是违背自然性的,也是不可 能达到的.就像科技一样, 只有在集成电路,软件,汽 车,农业这种行业中出人头 地才称得上科技大国.神天 上天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就以央视的体育新闻为例, 除了大赛期间,报道量最高 的项目肯定是足球,网球, NBA,F1.(排名不分 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