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作者:杨辉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世界体育强国表征的分析,力图把握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目的是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方面有所启发。
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发展的高质量是体育强国内涵和本质的两个主要因素,对体育强国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关键词:体育强国;内涵;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16-05Abstract:Characterized by the analysis of world sports power, it tried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power sports, nature and basic features, and aimed at building power of sports to inspire practice. Sports concept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sports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re the two main elements of sports power,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Key words:sports power; content; basic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收稿日期:2011-11-30作者简介:杨辉(1976- ),男,四川邻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学校体育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体育部,重庆 400067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体育强国在1983 年国务院下发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首次提到,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则再次使用了“体育强国”的提法,并明确表述将“体育强国”作为了努力的目标加以肯定。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比较薄弱,加之对竞技体育成绩的渴望,致使体育强国概念成为竞技体育成绩的概念,换句话说,建设体育强国就是建设竞技体育强国,使中国竞技体育能在世界竞技体育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对竞技体育渴求思想导致体育强国概念的内涵被严重缩小,一个具有中国重要战略意义的体育发展思想被淹没了20多年。
直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9月19 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总结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这才使埋藏了20多年的体育强国建设思想又得以被重视,而且,这时候提出体育强国建设与20多年前是有根本区别的,这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由于20世纪80年代体育建国建设提出的匆忙性与盲目性,使体育强国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2008年后关于体育强国的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对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的成果也是屡见不鲜。
遗憾的是,关于体育强国的本质、内涵与特征并没有达成共识。
1 体育强国的内涵与本质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很多人都能一定程度地意会到体育强国的含义,同时也普遍认为这一思想的战略高度及其实践意义。
但毕竟,我们对体育强国的研究并没有真正深入过,体育强国的研究不过才刚刚起步,对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特征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从体育强国这一发展目标理论上看,关于体育强国的研究内容不外乎三部分:一是体育强国是什么,主要研究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以及体育强国的判别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二是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即研究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价值所在;三是怎样进行体育强国的建设,研究体育强国建设途径、方法等问题,属于实践层面的研究。
从这三方面研究的内在逻辑看,显然,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应该是后两方面研究的基础。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或者说对其理解产生偏差,必然会影响到体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体育强国,作为一个词组的中文理解,即可以理解为“体育的强国”,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发展体育促进国家强大”,也即有学者认为的强国体育。
无论怎样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都不应该从这两种理解中选一而孤立另一种,这会使体育强国的内涵变得狭窄,导致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和研究层面的片面性。
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同时也承担着促进民富国强的历史使命;另外,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体育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体育强国建设才会成为可能。
所以,我们在研究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是不能分割这两方面的联系,同时,它也是我们深入认识体育强国本质、内涵与特征的逻辑起点。
本质是事物特有的属性,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依据,也是事物成为自己的原因,反映了事物内部之间特殊的矛盾关系。
内涵则是事物本质属性的综合,体现了事物的全部或者说主要的属性。
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称呼,但它们都属于概念集合下的两个方面,同时,它们都反映的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鉴于此,将体育强国的本质与内涵放在一起考察,体育强国的本质与内涵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1.1 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体育发展理念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奥运会上拿了多少块金牌、银牌,建了多少块场地,开了多少场运动会等具体的表面的数据来衡量的。
在于你的体育发展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可借鉴性,除了促进本国的体育发展外,是否对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美国,作为世界早期的体育强国,它的体育发展理念不但促进本国体育的大力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NBA是美国体育职业化的典型代表,将体育赛事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它的运行机制、模式不但促进了本国篮球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对其他国家的职业体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964年东京奥运会,作为东道主的日本金牌排名世界第三。
以现在中国体育的发展观念,一定会继续加大竞技体育投入,以继续确立奥运会金牌的地位。
但是,日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反而是转向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日本国民体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建立了较完善的群众体育健身体系。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可以看出,日本竞技体育又有开始崛起的迹象,这些事实表明了一个道理,普及与提高的辨证关系。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发展理念,但他们成功事实对于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是绝对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体育发展如今面临最大的困惑和迷茫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一个思想博弈,认为抓群众体育就意味着对竞技体育的轻视,反之亦然。
显然,这种思想并没有搞清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本质联系,在发展理念的认识上是模糊的。
从19世纪末现代体育传入中国开始,体育就是为了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气、神服务的,虽然当时的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为了抵御外侮的民族抗争需要,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和平年代的这种体育观仍然有用。
人们身体素质以及精、气、神的提升不再主要是为国家服务,还体现出对自己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中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模仿苏联的体育发展理念和模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又开始学习欧美,致使不同的体育发展理念形成交错,出现了体育发展理念的“乱象”。
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理念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建立体育发展理念体系,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以及与和谐社会协调的体育发展理念体系。
1.2 体育发展的高质量体育强国建设最终目标应该是有体育发展的高质量。
综观世界体育强国,他们不管是在竞技体育方面、群众体育方面还是学校体育方面都具有相当好的成就,尤其为发展中国家和体育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高质量的体育产出是体育强国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一个国家整体体育水平的高低。
虽然,体育强国概念并不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但一个国家体育的强大是否能被世界公认才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之一。
正如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之路,在西方社会界并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竞技体育模式”在国际社会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力,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模式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模式。
比如美国政府对于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是属于社团型的管理,政府基本上不投入资金去运行。
显然,中国的举国体制与其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这仅仅是作为体育强国内涵的一部分之一,并不代表中国体育发展其他方面的成就不被世界认可。
在2008年奥运会后提出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目标,这不仅仅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和中国金牌第一的单一背景下提出的,而是恰逢时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跨越,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决定了中国实施体育强国建设的计划。
提出体育强国建设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要实现中国体育质量上的提升。
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仅包含竞技体育在世界上的成就,小的方面还应该包括群众体育发展程度、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质量、体育资源配置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大的方面还应该分析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和谐,甚至还应该观察整个体育事业的运行过程是否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发展质量是体育强国内涵的两个重要因素。
理念虽是一种思维性的东西,但它的结果却是体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它的科学、合理、正确性能为体育强国建设创造条件以及提供良好的环境。
体育发展的质量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输出端,体现了体育发展的结果,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目标导向。
从这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看,理念应该是体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体育强国建设应该遵循改变、更新体育发展理念为先导,以体育发展质量为目标的顺序来进行。
2 体育强国的基本特征2.1 体育强国的健康特征体育强国的健康特征是由体育本身的功能决定的。
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作用于人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和培养竞争意识功能,而作用于社会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社会控制、文化功能等方面。
虽然体育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逐步扩大,但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应该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要素,这一点无可置疑。
比如,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叫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了体育的健康特征。
但体育是否在实践上促进了健康质量提高的事实以及健康程度,应该作为体育强国的一个典型特征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