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是非判断题

马克思是非判断题

是非判断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彻底批判和抛弃了以往一切思想观点。

×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变革,因为它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
1
1.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
2、世界统一于存在。

×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
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
9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
10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
1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
2
1.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
2.反映论必然是可知论。


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
4.直接经验就是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就是理性认识。


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
6.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8.只要获得了理性认识,就自然会正确地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
9.真理是客观的,因此客观事物就是真理。

×
10.人类认识能力只具有至上性。

×
11.真理与认识都属于意识范畴,两者是一回事。

×
12.认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3.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14.价值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历史性。


15.“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对真理一元性的否定。

×
16. 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实践检验的基础。

×
17.认识的反复性主要是由于人的主观错误造成的。

×
18.凡是对感性认识经过思维加工所得到的理性认识都是科学的理论。

×
19.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20.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
3.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4.人是环境的产物,意见支配世界。

×
5.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
6.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由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

×
7.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最主要成分是警察。

×
8.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
9.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特点。


10.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1.政治上层建筑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

×
12.简单地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3.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1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15.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
16.历史唯心主义者都主张英雄史观。


17.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合不只表现为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


18.“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
19.社会形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
20.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4
1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
3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
4 .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5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
6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7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8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9 .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
12.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
13.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14.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5
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

×
2.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

×
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由普通的信贷关系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节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6.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

×
8.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

×
9.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百利无一害。

×
1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


11.在经济全球的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会逐渐趋同。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表明现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

×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