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税收原理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
• 商品课税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有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 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或纯收入) 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 所得税等,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税和资本利得 税等一般也划入此类。
• 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 税收,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 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统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累进税率
• 累进到高分别规定相应的税 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 率越低。
•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 (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 税基选择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1.以什么为税基,现代税收理论认为以 收益、财产为税基是合理的,但也有一 种观点认为以支出为税基更为科学 2.税基的宽窄问题,税基宽则税源厚, 税款多。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七、违章处理
•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 税收法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 种类: (1)偷税 (2)抗税 (3)欠税
➢ 对税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三点: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
种方式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3)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税收的特征
(一)强制性 (二)无偿性 (三)固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强制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五、起征点与免征额
•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 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 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 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 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六、课税基础
• 课税基础又称税基,指建立某种税或一 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三)从量税和从价税
• 从量税,亦称从量计征,是指以课税对象 的重量、面积、件数、容积等数量指标为 依据,采取固定税额计征的税收。
• 从价税,亦称从价计征,是指以课税对象 的价值或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营业税、 增值税、关税、房产税等都属于从价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 财政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征税获得的 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 第二个要求是税收收入要有弹性
• 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之间的比率,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ET——税收弹性 T——税收收入 ΔT——税收收入增量 Y——国民收入(或是其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ΔY——国民收入增量(或是其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以上计算可用图形表示如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各有不同的特点
(1)在所得额相同(名义税率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全 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负重,而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 负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会出现税负增 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一 问题。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三、课税标准
• 课税标准,是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或称课税依据。如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 财产净值等。
• 征税对象形态各异,有的是商品,有的是 所得,有的是财产,而仅就商品而言,又 有不同的种类,国家征税必须以统一的标 准对课税对象进行计量,如将商品按其货 币价值统一衡量,否则便无法进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三、税收的分类
(一)以课税对象不同为标准: 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三)以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 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四)以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 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
(五)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一切有纳税义务的人都 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税收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 二是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无偿性
•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 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由国家预算 安排直接用于满足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 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也不付出任何形 式的直接报酬和代价。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公平原则
• 税收的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当者缴纳相 同的税,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 待
• 普遍征税,通常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 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 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
• 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 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举例说明
设某公司全年所得额25000元,分别按全额累进税率和 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图形说明)。适用税率 如下表所示。
(1)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
• 从税率表中可知所得额为25000元,适用税 率为20%。则应纳税额=25000元×20%=5000 元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三、效率原则
(一)税收的行政效率 (二)税收的经济效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行政效率
• 征税费用是指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 的各种费用。
• 纳税费用是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事务所发生 的费用。
• 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一方面应采用先进的 征收手段,节约征管方面的人力和物力;另 一方面,应简化税制,使纳税人容易理解掌 握,减少纳税费用。
第六章税收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六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税收概述 税收的原则 税制构成要素 税负转嫁与归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涵义 二、税收的特征 三、税收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涵义
➢ 税收是政府以其社会职能为依据,凭借政治权力, 依照法律规范,参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所取得 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课税对象
•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 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 税目,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它是在 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 征税品种和项目。
• 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 课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
征收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四、税率
• 税率,是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 比重,即税额/课税对象数额。
(一)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三)定额税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比例税率
•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 规定一个统一比例的税率。这种税率应征税额与课 税对象数额为等比关系,即税率的高低不因征税对 象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适用于对流转额的课 税。
• 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具体的纳税人而言的 。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三)固定性
•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 税标准等征税规范,按照预定的标准征税。
• 税收的固定性不仅体现在课税对象的连续 有效性,还意味着课税对象和征收额度之 间的关系是有固定限度的。
第六章税收原理
第四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二、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 三、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 税收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这是指纳 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 将所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 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 种经济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税收的经济效率
• 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又称“促进经济发 展”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 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 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涉及税收中性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税收中性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 举例说明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运用。 •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比,各有
不同的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全额累进税率
• 全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按 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 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超额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 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 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 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税收原理
(二)直接税和间接税
•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 的税种,这种税的纳税人就是负税人。一 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
•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够将税负转嫁给他人 负担的税种,这种税的纳税人不一定是负 税人。一般认为对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