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
+ 这两种激光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瘢痕疙瘩纤维化 进程。
2020/5/27
皮肤外科
14
+ 局麻后沿瘢痕长轴插入冷冻针达对侧,或者用 数枚注射针垂直于皮损长轴刺入后逐一注入冷 冻剂,直至相邻针间至少一半距离覆有冰晶, 每针持续冷冻20s~30s,共循环2次。
+ 12例难治性巨大瘢痕疙瘩患者,随访7~12月无 复发,在进针处见色素减退或脱失。
+ 0.05%维A酸霜 + 维生素E + 氨基聚糖凝胶 + 洋葱皮提取物 + 积雪草提取物制剂 + 生物制剂
2020/5/27
皮肤外科
17
+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作一合理的综合评估。
+ 根据皮损的进展阶段、大小、质地、自觉症状等 决定治疗方案。
– 硅凝胶片与压力衣可以作为基础性辅助治疗;
–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作为第一线治疗方法;
– 适应症:皮损较大、外形规则者。
– 可以很好地预防复发
2020/5/27
皮肤外科
4
+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瘢痕疙瘩有效、安全、易 行的方法,适用于较局限的皮损。 – 52例瘢痕疙瘩 – 皮损内注射去炎松(10 mg/mL) – 一氧化氮接触式冷冻1~2.5min。 – 冻融时再同法注射一次。每4~6w重复一次。 – 治愈率28%,显效率44%。
瘢痕疙瘩是皮肤伤口或不明原因所致皮损病理 性愈合后形成的异常瘢痕组织。
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近年来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得瘢痕疙瘩的疗 效有所提高。
手术、注射、外用硅凝胶片、压力、放射、激光、 冷冻、药物…
2020/5/27
皮肤外科
2
+ 单纯切除术
– 复发率45%~100%,复发瘢痕较切除前明显扩大。
前)
设立空白对照
– 结果各治疗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
2020/5/27
皮肤外科
6
+ 博莱霉素( 1.5IU/mL)滴在瘢痕疙瘩皮损上,再 以25G针头多针穿刺(8针/ mm2)皮损。(事先 经2%甲哌卡因局麻)
+ 盐酸维拉帕米(2.5mg/mL)
2020/5/27
皮肤外科
7
+ 术后48h开始每日外用12~24h。 + 随访6月,治疗组获得正常瘢痕愈合的比例显
+?
2020/5/27
皮肤外科
9
+ 压力可以加速瘢痕的成熟,通过创造一个低氧 环境导致血管周围细胞变性从而缩小瘢痕体积。
+ 用莱卡制作压力衣(压力5~10mmHg)治疗72 例瘢痕患儿。
+ 在烧伤后1.5年稳定,随后的2年里逐渐变薄。 + 建议儿童在瘢痕形成后持续使用压力衣治疗
18~24月,至少12月。
2020/5/27
皮肤外科
5
– 10例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患者,每例皮损平均分 成5段
585nmPDL,(5J/cm2,每4w1次,共6次) 去炎松(20mg/mL,用法同前) 5-Fu( 50 mg/mL,每2w一次,共8次;末2次间隔4w,共
10次) 去炎松(1 mg/mL)与5-Fu(45mg/mL)混合液(用法同
2020/5/27
皮肤外科
10
+ 80例瘢痕疙瘩患者,行皮损单纯切除术。 + 术后24h内行光子照射(photon irradiation)治
疗,每部位10Gy,100kv或60kv,同时辅助硅凝 胶片、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 一年复发率9%,五年复发率16%,未发现严重 毒性反应。
2020/5/27
皮肤外科
11
+ 理论上放疗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大量实践表 明此疗法的致癌率为0。
+ 在使用放射治疗良性疾病时需格外谨慎,尤其 对儿童和年轻人,特别是具有高度放射敏感性 的部位,如乳腺、甲状腺、生殖腺。
2020/5/27
皮肤外科
12
+ 30例瘢痕疙瘩患者,闪光-泵-PDL(10~18J/cm2) + 术后7d,TGF-β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Ⅲ型
– 外科手术需十分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循操作原 则,术后及时辅以放射等治疗;
– 若合并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则选用抗组织胺药 和/或辅以其它经验性药物治疗;冷冻、激光可 酌情选用。
2020/5/27
皮肤外科
18
+ 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正日益成熟、许多经验性 的治疗也因此得到理论支持。
+ 抗纤维化靶向治疗是今后的治疗方向。
2020/5/27
皮肤外科
15
+ 切除瘢痕疙瘩皮损后,当晚即开始外用5% 咪喹莫特霜,每晚一次,共8w。
+ 术后随访6月以上,84.6%的皮损无复发。
+ 不良反应有局部瘙痒、烧灼感、疼痛、色 素沉着、水疱,但在停药后均可自行消失。
2020/5/27
皮肤外科
16
+ 口服曲尼司特改善瘢痕疙瘩自觉症状与他觉症 状的有效率约50%。
胶原较术前明显减少。 + 术后12月时26例皮损显著消退、柔韧性增加。
+ 作者建议PDL治疗应每2月一次且不少于6次。
2020/5/27
皮肤外科
13
+ 细胞培养获得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 + Er:YAG激光联合CO2激光在3w25%、50%能量时
KFs较对照组KFs分泌较多的bFGF,而分泌的 TGF-β1明显减少。
+ 诸多生物制剂、草药制剂、经验疗法有待大规 模临床试验验证。
2020/5/27
皮肤外科
19
2020/5/27
皮肤外科
20
– 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
– 术后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使复发率降低到 50%以下;
– 术后联合局部放疗使复发率降低到10%以下。
2020/5/27
皮肤外科
3
+ 核切除术
– 距皮损的一侧边缘内1mm处切开,表皮下分离并切 除皮损的纤维核,形成由表皮、瘢痕疙瘩表面薄层 真皮、网状血管组成的薄皮瓣,以6-0丝线原位缝合。
著高于对照组。
+ 作者推荐术后48h开始持续使用硅凝胶片3月 以上可以有效预防异常瘢痕形成。
2020/5/27
皮肤外科
8
+ 硅凝胶含有硅酮,具有良好的亲水、亲肤性, 通过增加瘢痕组织的水合与局部闭合作用达到 软化瘢痕、抑制增生。
+ 凝胶片紧密敷贴于瘢痕组织似乎就可以抑制瘢 痕形成,而硅酮的存在并不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