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2)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 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法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3)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教学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有哪两项?
生: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师:回答的很好。
第二个问题,沈括、郭守敬、毕升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师:说的不错,看来上节课的内容大家下去有好好复习,要继续坚持啊。
宋元时期不但在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在史学、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就也很突出,出现了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讲授新课】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师: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生:略。
师:回答的不错,这两部史书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作者分别是司马迁和司马光。
现在,大家翻到课本第77页,结合课本内容和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生:略
师:大家总结的不错。
接着我们来有请哪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77页下面小字部分的内容?
生:略
师:读的很好,大家用掌声谢谢这位同学。
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吗?
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
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
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
做学问,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
师:看来大家感触颇深啊。
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小知识,《资治通鉴》的名称是
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同学们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生:略。
师:很好,说的都比较靠谱,“资”-----帮助、治------统治、鉴-----镜子,这里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师:同学们,中国古典文学这块瑰宝是由代表着不同时代最高成就的文学样式凝结而成的。
那么,你们还记得曾学习过的朝代的文学样式吗?
生: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唐:诗。
师:很好,今天我们学习宋朝的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
有请哪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78页的第一段?
生:略。
师:读的很好,那么我们从这一段中能汲取哪些信息呢?
生:略。
师:不错,我们能知道词的特点是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出现的时代是唐朝,但是在宋代才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宋代的著名诗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那么,这三位词人具体是什么时代的呢?
生:北宋,两宋之交,南宋。
师:没错。
同学们要把具体的时代记清楚,他们虽然是宋人,但是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宋人。
我们先来具体了解苏轼,请一位同学朗读苏轼的简介。
生:略。
师:了解苏轼后,再请一位同学能为大家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略。
师:你读的非常好,那你在读完这首词后,感觉苏轼的词的风格是什么样的?生:略。
师:没错,苏轼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他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而南宋的辛弃疾又把苏轼豪放的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
大家先来了解辛弃疾,看看他的简介后,再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生:略。
师:读的不错,那你能说说辛弃疾的词与苏轼虽然都是豪放派的,但有没有区别?生:略。
师:是的,苏轼的词侧重于雄浑壮观的景物,而辛弃疾更多的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宋词除了豪放派,还有婉约派,这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
具体看看李清照。
了解李清照后,请大家来一个即兴表演,翻到课本第79页,看一下关于第二段下面小字部分的第一句,以它为剧本表演一下。
生:略。
师:表演的很好,这是李清照前期的词,有没有很清新啊。
李清照到了中年以后,词风就有了变化,现在我们就欣赏一首李清照后期的词《声声慢》。
还是请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
生:略。
师:读的很好,你能告诉我李清照中年后词风的变化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生:多渗透了忧伤,因为她的流亡生活。
师:回答的很好。
刚才我们看的是李清照的主流词风,李清照还有一首诗非常著名,那就是《题乌江亭》,大家一起朗读吧。
师:这首诗告示人们: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看来,不止男子有血性的一面,李清照身为女子也是有豪气的一面。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接下来老师还给同学们找了苏轼和辛弃疾的另两首词,看看他们的另一面。
(播放苏轼的《江城子》的朗读)
师:这是苏轼38岁时写给他妻子王弗的悼词,让我们看到苏轼深情的一面。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师:辛弃疾的词多纵横慷慨。
而这首《青玉案》写元夕灯火,苦觅情人,是他少有的涉及丽情的作品。
而看到这些著名词人的不同方面,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只有一面的,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多想想他人的其他方面,不要以一时的印象下定论哦。
师:读了这么多的宋词,想必大家对宋词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尤其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三位词人,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元曲。
(二)元曲
师:同学们,翻到课本79页,将课本上关于元曲部分阅读完,回答下列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1、元曲由()和()组成。
2、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生: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
师:回答的很好。
那么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生: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师:回答的不错。
到此,关于宋元的文学,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
下面我们学习宋元的绘画和书法。
三、绘画和书法
师: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以山水画、花
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最为突出。
著名画家有北宋的张择端元代的赵孟頫等。
同学们,阅读课本“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部分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1、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张择端)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北宋东京汴河沿岸)
2、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赵孟頫)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神品)
3、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生: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
光景象。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
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师:回答的很好,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宋元绘画和书法的优秀作品。
【新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到此结束。
现在,我们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