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运输组织学

公路运输组织学

公路运输组织学参考资料第一章交通运输与公路运输作业一、运输距离,指运输对象移动场所之间隔,一般包括物理距离与经济距离。

二、运输设施与设备,是使运输对象空间场所移动成为可能的技术手段,由固定设施与移动设备构成。

三、公路运输的特式相比,公路(汽车)运输具有以下特点:(1)机动灵活,运输方便(2)可实现“从门到门”的直达运输(3)中短途运送速度快运送速度(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5)运量较小,运输成本高(6)污染环境四、公路运输的功能基于上述特点,汽车运输可有下述功能:(1)主要担负中、短途运输(2)衔接其它方式的运输(3)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五、汽车运输组织形式汽车运输组织形式方面主要发展趋势,是积极开展快速直达运输。

所谓快速直达运输,通常指日营运速度达800km—l500km的门到门直达运输。

六、汽车运输管理技术在汽车运输管理领域采用现代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定位技术(GPS),移动通信技术(MCS)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CMS)等。

第二章公路运输生产过程及运输服务环境一、根据各项作业环节在运输服务过程中的作用,汽车客货运输生产过程通常可划分为运输准备、运输生产和生产辅助等三项主要工作环节。

二、公路汽车客运作业程序公路汽车客运作业基本程序包括发售客票、行包受理、候车服务、客车准备、组织乘车与发车、客车运送、客车到达、交付行包及其它服务作业等内容。

三、公路汽车货运作业程序,公路汽车货运作业基本程序包括货物托运、派车装货、运送与交货,运输统计与结算等内容。

四、运杂费,包括运费与杂费两项费用。

五、公路运输生产要素,指进行公路运输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因素,主要包括公路运输设施(公路及场站)、运输设备(车辆)、运输对象(旅客、货物)及劳动者(驾驶员)等。

六、公路运输站场设施,主要指组织运输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性和服务性的各类建筑设施,如客运站、货运站、停车场、保修场、加油站及食宿站等。

第三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一、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基本类型主要包括有关运输产量、运输质量、运输消耗、运输效率及运输(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二、车辆时间利用指标车辆的时间利用指标主要有:车辆完好率、车辆工作率、总车时利用率及工作车时利用率等四项。

三、运输车辆生产率计算式运输车辆生产率是指营运车辆在运输生产活动中的效率,它是综合反映车辆在时间、速度、里程、载重(客)量和拖挂等五个方面利用情况的指标,通常用单车期产量和车吨(座)期产量表示。

前者是指单位车辆在单位时间(年、季、月、日)内所完成的周转量;后者是指平均每一车吨(座)位在单位时间(年、季、月、日、时)内所完成的周转四、公路运价的形成依据(1)制定运输价格要以运输价值为基础(2)制定运价要考虑合理利润。

(3)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

(4)合理的运输产品比价。

(5)适应国家政策的要求。

五、从运输生产系统的投入一产出过程来分析,运输生产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1)投入(或称输入):主要是指运输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要素;(2)运输生产过程(或称位移过程):指如何进行人与物的空间位移;(3)产出(或称输出):指产出的结果是什么。

六、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涵义及特性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是指公路运输服务在满足客、货用户的运输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特性主要指: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经济性、方便性、舒适性等六个方面。

第四章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及组织管理一、公路运输组织方式是指对公路运输对象及运力的综合组织管理形式,主要包括运输行业组织管理、运输市场组织管理及企业运输组织管理等基本类型。

二、公路货运交易市场较典型的货运交易市场有以下几种:(1)集市式交易市场。

(2)货运交易站、所。

(3)公用型货运站。

三、公用型货运站运输组织方式的关键在于合理进行站点及运输线路的优化布局。

四、公路旅客运输组织方式公路旅客运输可分为营业性运输和非营业性运输。

按营运方式不同,营业性客运可分为班车客运、旅游客运、出租车客运等方式五、在公路客、货运输组织中,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有:制定公路运输政策、法规,审批运输业户的开、停业申请,调控运力数量与结构,规划、建设客货运站场,规划、审批客货运输线路、班次,进行运价和运输单证管理等。

货运场站六、公路货运场站有零担货运站、中转站、集装箱货运中转站等。

七、公路运输组织管理机构公路运输组织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公路运输行政管理组织机构是按照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机构的系统层次来划分和设置的,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州)、县(市、旗)、乡(区、镇)五级管理组织机构。

(1)交通部设立公路管理司,负责对全国公路运输行业的指导、监督工作;(2)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公路运输管理局(处),负责对地方公路运输行:指导、监督工作;(3)市(地、盟、州)设立公路运输管理处;(4)县(市、镇)设立公路运输管理所;(5)乡(区、镇)设立公路运输管理站。

八、公路运输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开业停业管理。

(2)运价管理(3)公路运输单证管理。

(4)公路客运管理。

(5)公路货运管理。

九、公路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1)货源及货物运输组织(2)货运信息服务(3)运输辅助服务(4)货物仓储、配送(5)组织多式联运(6)车辆技术服务(7)生活辅助服务十、公路运输站场系统构成公路客货运输站场系统主要由运输组织管理系统、生产服务系统、通信信息系统及辅助服务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构成。

十一、公路主枢纽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运输组织功能。

(2)中转和装卸储运功能。

(3)中介代理功能。

(4)通信信息功能。

(5)辅助服务功能。

第五章公路货运生产计划工作组织一、公路货运工作量调查的内容(1)货主需求情况的调查。

主要包括:①现有货主的地区分布和数量;②货主的类别、规模、基本经济情况;③货主的托运习惯、托运的动机和心理;④货主对公路货运企业服务的满意和信赖程度;⑤货主的潜在要求。

(2)货运供给情况的调查。

主要包括:①营运服务区域内运输市场的供应情况及发展趋势;②公路货运企业自身情况的调查,包括:公路货运企业在运输、价格、广告、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策略的适应性等;③竞争对象的调查,主要包括:竞争企业的数量、规模、运输成本、价格、经营策略、市场占有率等。

二、三、货运生产计划的作用在于:(1)充分满足市场对运输服务的需要,保证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2)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分工;(3)不断提高公路货运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输费用。

四、公路货运生产计划由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三部分构成。

通常,先编制运输量计划,明确任务,然后,编制车辆计划与车辆运用计划,以满足运输量计划的要求。

五、编制货运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依据主要包括:(1)企业的月度运输任务及车辆运用效率指标;(2)货源调查资料、有关运输任务以及已被核准的运输合同;(3)车辆技术状况及保修作业计划;(4)装卸货地点的装卸能力及现场情况;(5)计划期间的气象情况。

六、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编制的原则主要有:(1)工农业生产的、急需的、抢险救灾及战备用物资优先安排;(2)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综合平衡、全面安排;(3)运力与运量相平衡;(4)充分发挥车辆效率、注重经济效益。

第六章提高货运车辆利用的优化选择一、最经济的运行路线,就是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最省的路线。

二第七章货运装卸机械配合工作组织一、汽车运输常用的装卸机械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固定式、移动式和随车式装卸机械。

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汽车与装卸机械的协调配合,主要通过汽车的运行时间和装卸时间定额予以保证。

第八章公路特殊货物运输下作组织一、危险货物的定义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其中“具有爆炸。

易燃、毒害、腐蚀、入射性等性质”,是危险货物能造成火灾、中毒、灼伤、辐射伤害与污染等方面事故的先决条件。

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技术要求危险货物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及放射等危险性质。

这些性质的存在,就决定了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结构、性能和装备必须符合一些相应的特殊要求。

(1)车辆排气管应有隔热罩和火星熄灭装置。

(2)装运大型气瓶,可移动式槽罐的车辆必须装备有效的紧固装置,(3)车厢底板必须平整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

(4)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时,—般应使用木质底板车厢,如是铁顷底板,就应采取衬垫防护措施,例如铺垫胶合板、橡胶板等,但不能使用稻草片、麻袋等讼软材料。

(5)装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不得使用明火修理或采用明火照明,不得和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击。

(6)装运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车辆、设备、搬运工具、防护用具,必须定期进行放射性污染程度的检查,当污染量超过规定允许水平时,不得继续使用。

(7)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车辆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捆扎、防散失、防水等工具、用具。

(8)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具备良好避震性能的结构和装置。

(9)装运危险货物的车辆必须按国家标准GBl3392—92规定设置“危险品”字样的信号装置。

(10)对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限制:①拖拉机不得装运爆炸物品、一级氧化剂、邮寄过氧化物、一级易燃物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②自卸车原则上不得装运各类危险货物,但粗蒽、萘、散袋硫磺除外;③非机动车不得装运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民用液化石油气、暂予免除限制);④畜力车不能驮运起爆器材、炸药或爆炸物品。

第九章城市公共汽车运输组织一、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营运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1.定线定站式2.不定线不定站式3.定线不定站式二、组织客运线路的基本原则是:(1)线路的走向要与服务区域内主要客流方向相符合,并应按照最短距离布置客运线路,尽量组织直达运输;(2)线路的线形应尽量使车辆平均载客量利用程度较好;(3)沿居民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布置客运路线;(4)客运线路应连通城市边缘与市中心,并与其它运输方式客运路线尽量相互衔接或交叉。

三、公共汽车停车站,按其在线路上的位置,可分为设在路线中途处的中途站和设在路线两端点处的始末站。

四、客流分布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主要指客流按乘行方向、乘车距离、停车站点及乘行路段分布的不均匀性。

五、行车时刻表类型城市公共汽车行车时刻表的基本类型,通常有车辆行车时刻表和车站行车时刻表两种形式。

第十章城间汽车客运工作组织一、乘务工作的组织形式(1)定线包乘制。

(2)循环包乘制。

(3)循环轮乘制。

二、在安排客运班次时具体应考虑以下因素:(1)根据客流的流向,确定班次的起迄地点和中途停靠站点,兼顾始发站及各中途站旅客乘车的需要。

凡有条件开行直达班次的就不要中途截断分成几个区间班次,以减少旅客不必要的中转换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