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讲-飞机除冰防冰系统

第10讲-飞机除冰防冰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7 地面除防冰措施
除冰:是指除去飞机表面附着的霜、冰、雪,以提供清洁外表的航空器的 工作程序。 防冰:是指提供在限定期间内防止飞机的某些表面形成霜、冰和积雪 的保护措施的预防程序。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防护”
All rights reserved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除冰车
东航设备公司STA8200 除冰液回收车,真空辅助回收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7.结冰探测指示
探冰灯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探冰棒
探测器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1 除防冰方式
(1)机械式除冰
利用机械的方法把冰破碎,然后由气流吹除,或者利用振动把冰除去。
(2)液体防冰
向防冰表面供给防冰液,此防冰液与飞机部件所收集的水混合,使
其混合液的冰点低于表面温度,使水不致在表面上结冰。可用作防
冰液的有乙烯乙二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醇等溶液及其混合液。
(3)电热防冰
通电产生热量。用于较小部件的防冰,风挡、探头、排水口的防冰。
(4)气热防冰
热气除防冰,用于大面积防冰,如机翼和尾翼。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绪论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绪论
国内外民航组织对防除冰的规定
➢中国民航总局(CAAC)规定: 飞机在起飞以前,飞机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的冰、雪、 霜。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Transport Canada (TC):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2 机翼防冰系统
空中飞行时每边机翼的内侧 前缘缝翼由供气系统供给的热 空气加温。气热防冰。
6个内侧前缘缝翼:加热对象; 机翼防冰关断阀:热空气闸门; 机翼防冰电磁阀:预冷器控制 阀,防止地面防冰过热; 控制台机翼防冰电门:起飞时 关闭,保证发动机推力; 地面过热保护电门:防止前缘 过热,飞机在地面时工作。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实际飞行中,飞机是运动的,飞机表面温度并不等于 环境温度。
一般气流遇到飞机会出现一个减速增压的过程,使飞 机表面温度上升。
All rights reserved
作业: P448: 1、2、4、7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3 发动机防冰系统 发动机结冰区域: ➢ 进气道整流罩 ➢ 一级压气机叶片
发动机进气整流罩防 冰系统。可在空中和 地面工作。 气源:发动起引气; 预热部件:发动机整 流罩内部空腔;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 飞行性能下降:空气动力性能恶化,降低飞机的安全性和操纵性。 ➢ 增加飞机重量:降低飞行效率。 ➢ 传感信号失真和指示失常:造成安全隐患。 ➢ 临界迎角下降:更容易失速。 ➢ 发动机效率下降:推力减小,甚至损坏发动机。
1.3飞机结冰的危害 (1)机翼和尾翼结冰
➢ 机翼结冰 破坏了翼型形状,导致飞机升力减小,阻力增大;襟翼和缝翼卡 阻,存在操作隐患。机翼前缘是重点防冰除冰区域。
➢ 尾翼结冰 破坏飞机的俯仰配平和俯仰操纵能力,也会增加飞机阻力。
3毫米的积冰层能够造成升力减少约33%,失速速度增加约35%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3).风挡结冰与危害 风挡玻璃的透明度下降,驾驶员目视困难 。
(4).探头结冰与危害 降低空速、气压高度、升降速度等参数的测量精度,甚至失真和完 全失效。
(5).天线结冰与危害 天线装置结冰时,可能发生机械折断,使机上通讯和一些电子设备 工作失效,中段与地面的联系等。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防冰液
GB∕T 20857-2012 航 空器 非牛顿型除冰 防冰液 Ⅱ、Ⅲ和Ⅳ 型
GB∕T 20856-2012 航空器 牛顿型除 冰防冰液 I型
GB/T5355-201O/ISO11076: 2006航空器地面 除冰防冰液体法
常用分类: I型、II型,IV型 主要成分: 乙二醇 除冰/防冰液只提供地面防冰使用,不能提供飞行中防 冰 I型液粘度低,保持时间较短,在使用时通常进一步稀 释降低冰点。 II、IV型液粘度较高,防护效果好,提供最大的防冰保 护应在未经稀释的条件下使用。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已经经过防冰处理的飞机表面 防冰液薄膜上进一步覆盖防冰液,必须先对飞机表面进 行除冰
飞机未除冰 机翼污染 失速 坠毁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绪论
▪ 1991年12月2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 ▪ MD-80 ▪ 飞机在起飞后坠毁
– 不正确/不彻底地除冰 – 发动机吞入冰块 – 升至3000英尺 – 双发失效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从冰的物理形态分类: 明冰( Clear Ice ):光滑透明、结构坚实。在0~-10℃的过冷雨中或 大水滴组成的云中形成
毛冰( Mixed Ice ):表面粗糙不平,冻结得比较坚固,像白瓷,形成在 温度为-5~-15℃的云中;
雾凇( Rime Ice ): 不透明,表面粗糙。多形成在温度为-20℃左右的云中当 过冷水滴在飞机表面迅速凝结时形成松脆的不透明的白色雾淞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2)发动机结冰的危害 发动机进气道结冰:破坏进气道气动外形,混乱的气流进 入压气机,可能引发喘振,降低推力;进气道结冰还造成 进气道截面积减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减小,推力下 降。 飞行状态的变化或发动机喘振等可使积冰脱落,冰块随气 流进入发动机,可能打坏叶片等部件,严重时甚至导致发 动机熄火。
但在发动机的进气道附近,由于发动机转速很高,气 流被加速吸入压气机。因此存在一个加速减压的过程, 使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进气道中空气流速比飞行速度 快得越多,则温度降低越多。
飞行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等于或小于5℃ 时,发动机进气道入口处就有可能结冰。极限情况下, 10℃时就有可能结冰。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1.2 飞机结冰形式
根据结冰时的具体条件,飞机结冰可分为三种形式:
干结冰:冰晶云沉积在飞机表面形成的冰层。
凝华结冰:气态水直接冻结在飞机表面上形成的冰层。
滴状结冰(或水滴结冰):过冷水滴在飞机表面冻结成冰。常见
形式且对飞机性能影响较大。
云中存在过冷水滴,过冷水滴是不稳定的,稍受震动,即冻
结成冰。当飞机在含有过冷水滴的云中飞行时,如果机体表面
温度低于0℃,过冷水滴就会在机体表面某些部位冻结,并聚积
成冰层。
溶液冰点低; 曲率大; 物理结构上的区别; 缺少冰核。
受到了初激力; 曲率变小; 提供了冰核; 超声波加速了自身形成冰核的过程。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2 机翼防冰系统
防冰控制面板:电门和阀门一致时,即电门在on位,阀门在开位,则指示灯 暗亮,电门在off位,阀门在关位,则指示灯灭,其它位置则明亮。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机翼防冰管道: 共有6机翼防冰过热伸 缩管,分别对应6个内 侧缝翼。热空气先进入 机翼防冰供气管,经伸 缩管进入缝翼喷射管, 经喷射管壁面的小孔进 入缝翼内部空腔,经缝 翼底部小孔流出。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4 探头防冰系统
电加温保护以下设备:
①空速管 ②迎角探头(AOA) ③总温(TAT)探头
内置电阻式加热元件。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飞机除冰防冰方法
2.4 探头防冰系统
A 、B 两套控制系统: A: 机长皮托管、左升降舵皮 托管、左迎角探测器和总温探 头。 B:副驾驶皮托管、辅助皮托管、 右升降舵皮托管、右迎角探测 器和总温探头
飞机结构与系统
张靠民
呈贡校区公教楼 337室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十讲 飞机防除冰系统
➢ 绪论 ➢ 飞机结冰机理、形式及其影响 ➢ 飞机防冰除冰方法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All rights reserved
绪论
包头1121空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