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足阳明胃经教学》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教学》PPT课件


医学课件ppt
16
11、伏兔
定位: 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 髌骨上缘上6寸。
主治:1)下肢痿痹、瘫痪、腰痛膝冷。 2)疝气、脚气
刺灸:直刺 1~2寸 。可灸。
功效:疏通经络。
12、梁丘(郄穴)
定位: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 髌骨上缘上2寸。
主治:1)急性胃痛,乳痈乳痛; 2)膝肿痛,下肢不遂。
操作:直刺1~1.2寸。 功效:行气和胃止痛,舒利关节,舒筋 活络
医学课件ppt
18
13、足三里(合穴、下合穴)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 指)。
主治:①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泄泻, 痢疾,便秘,肠痈。
②下肢痿痹,瘫痪,脚气,水肿。 ③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 ④眩晕,癲狂痫。 ⑤乳痈,乳汁少。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功效:和胃健脾,补中益气; 通腑化痰;升降气机;舒筋活络。
1、肚腹病:脾肝胆大小肠疾; 2、与脾胃虚有关的虚症;(后天之本,
五脏六腑之海) 3、虚脱症; 4、痰湿饮症; 5、循经症。
医学课件ppt
20
14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15下巨虚(小肠下合穴)
定位: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犊鼻下6寸
主治:
面瘫 齿痛 面痛
刺灸:地仓-斜刺或平刺0·5~0·8寸。
颊车-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下关-直刺0·5~1寸。均可灸。
功效:祛风通络,舒筋活络,开关利机。
医学课件ppt
9
6、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寸。
主治:①头痛 眩晕 ②目痛 迎风流泪 ③面瘫 眼睑瞤动
刺灸:直刺1 ~ 1.5寸。 可灸。
功效:升清降浊,理气化痰; 祛邪散滞,通经活络。
为化痰第一要穴。
17、解溪 (经穴)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 中央, 长伸肌腱与趾长 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 瘫痪,垂足,足踝肿痛。
②脘腹胀痛,便秘。
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
功效:清降胃火,清宣阳 明;扶脾益胃;舒筋活络。
医学课件ppt
5
二)主要病候:
①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 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
②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 ③热病、发狂。 ④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医学课件ppt
6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45穴)
1、承泣
2、四白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
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
①目疾
②面瘫 眼睑瞤动
医学课件ppt
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内庭 (荥穴)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 咽喉痛 口糜
鼻衄 面瘫 面痛 热病
②胃痛吐酸 腹痛腹胀
泄泻 痢疾 便秘
③足背肿痛
刺灸:直刺或斜刺0·5~0·8寸。
可灸。
功效:清胃火,泻里热,清宣阳明;
祛邪散滞。
医学课件ppt
24
可灸。 功效:升降气机,螒旋上下
宽肠理气,止痛止泻。
天枢名解
《甲乙经》长溪、谷门《千金》长谷
《会元针灸学》“天枢者,天是上部之气,枢 是枢纽司转枢。清气达胃府,上通肺金,转浊 气出肠部,故名天枢。”
又名“长溪”:“长者是胃肠相通,溪者,肠 部金汁常注于此,似长溪之状也。”
又名“谷门”:“是水谷消化出入之门,大肠 与胃化阴通藏之募也。”
刺灸:平刺0.5 ~ 1寸。 可灸。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 痛。
医学课件ppt
10
7、人迎(一名天五会)
定位: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1)瘿气,咽喉肿痛,瘰疬;
(2)高血压;
(3)气喘。
操作: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功效:理气,散结,通脉。
古为在此候三阳之气处。
医学课件ppt
14
10、归来
定位:脐中下4寸, 旁开2寸。
主治:①阴挺 闭经 带下 月经不调 不孕 不育 遗精 阳萎 阴痛 ②下腹痛 疝气
刺灸:直刺1 ~ 1.5寸。可 灸。
功效:行气疏肝,调经止 带。
归来解:
《会元针灸学》归者,轨道;来,去而 复来。男子、妇人,胃气归元,谷化阴 精,精化阳气,气和化质,质和精血, 如归去而复来,故名归来也。
2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 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
→下颌角前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
盆→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 寸→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 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医学课件ppt
4
2、体内联系
属胃,络脾。 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 耳、乳部有联系。
医学课件ppt
11
8、梁门
定位:脐中上4寸, 旁开2寸。
主治:胃脘痛 呕吐 食欲不振 腹胀 泄泻
刺灸:直刺0.5 ~ 1寸。可灸。
功效:和胃理气止痛。
9、天枢(大肠的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绕脐腹痛 呕吐
腹胀肠鸣 泄泻 痢疾 便秘 肠痈 ②月经不调 痛经 刺灸:直刺1 ~ 1.5寸。
个性:
③胆道蛔虫
刺灸:承泣: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
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
出针时按压针孔。少灸。
功效:祛邪、补虚明目;通络止痛。
医学课件ppt
7
3、地仓 4、颊车 5、下关
定位:目正视, 下颌角前上 颧弓与下颌
瞳孔直下,方约一横指, 切迹之间的
口角外侧。 当咀嚼时咬 凹陷中。
肌隆起处。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医学课件ppt
1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 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 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 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医学课件ppt
犊鼻下9寸
主治共性:①腹痛 肠鸣 泄泻 痢疾
②下肢痿痹 瘫痪 脚气
个性:③便秘 肠痈
刺灸:
直刺1~1·5寸。可灸。
功效:通肠化滞,和胃畅中。
六腑以通降为顺。“六腑者,传化物而 不藏”
医学课件ppt
21
16、丰隆(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 距胫骨前嵴 二横指 中指)。
主治:①治痰的要穴:痰多咳嗽, 头痛,眩晕, 癫狂痫 ②下肢痿痹 水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