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车运行图说明书

列车运行图说明书

铁路行车组织
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对于该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行车闭塞法、正常/非正常情况的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等。

而本课程设计以列车运行图设计为主,学习列车运行图是学习行车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列车运行图的学习与理解,设计出与要求相关的列车运行图,掌握学习列车运行图的技巧,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画图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之中,我复习了之前的知识点,到图书馆收集一些关于列车运行图的参考资料,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之下,顺利完成了本课程设计。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说明书与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也恳请老师指正。

设计者:
2012年11月14日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原始资料 (3)
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4)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5)
总结 (8)
附件 (9)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一、原始资料
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如下:
2、区段线路设备技术情况:
1)闭塞:单线半自动闭塞
2)各站均不具备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条件
3、区段行车量:
1)特快旅客列车一对:T201次甲站开14:00
T202次乙站开15:40
2)快速旅客列车两队:K359次甲站开09:00
K360次乙站开08:20
K401次甲站开14:40
K402次乙站开16:00
3)区段货物列车8对,列车车次由30001/2编起
4、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时,扣除系数ε客=1.3,r备=0.2,k=0.85
5、列车运行图时间段为6:00~18:00
二、计算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1、选择限制区间的列车放行方案
最大区间确定的计算:
各列车在各个区间的运行时分总和:甲~A:8+8+11+10=37 A~B :8+8+12+11=39
B~C:8+9+13+14=44 C~D:10+10+11+12=43
D~乙:8+9+11+12=40
所以选择最大区间为B~C区间,列车放行方案共四种,如下图所示:
(1)
1T 周=t "+t
停+τC

+t ˊ+t
停+τB

=14+2+4+13+2+4=39(分)
(2)2T 周=t "+t 起+τB 会+t ˊ+t 起+τC 会
=13+4+3+14+4+3=41(分)
(3)
3T 周=t "+t 起+t 停+τB 不+t ˊ+τC 会
=13+4+2+4+14+3=40(分)
(4)
4T 周= t "+τB 会+ t ˊ+t 起+t 停+τC 不
= 13+3+14+4+2+4=40(分)
以上四种方案中,可确定(1)方案为B~C 区间的列车放行方案。

2、计算甲~乙区间通过能力
(1)计算平行运行图区段区间通过能力:平N =720/1
T 周≈18(对) (2)计算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通过能力:*n N 客平非

-=N ε客=18-3*1.3≈14(对)
(3)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客非
货非n N N +==14+3=17(对)
(4)计算使用能力:客使非
货使n K *N +=N =14*0.85+3≈15(对)
(5)计算需要能力:)()(备客客货需r 1**n n ++=εN =(8+3*1.3)+(1+0.2)=14.8(对)
因为
需使N >N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1、∑∑∑++=
起停停运旅t t t T (分)
根据行车量可算出技术站平均每间隔720/8=90分开一趟列车,途中约需运行1小时,用图解法可得知途中有两次交会,如下图
在每次会车时原则是一列通过、一列停车,因此上下行列车实际停会只有两次,每次最少的停车时分为τ不+τ会=7分,如图所示: 所以一般的货物列车
∑==147*2停t 分,∑起停t 为各次列车起停附加时分之和。

一般
货物列车有一次交会停车和甲乙站的开到,因此共产生两次起停附加时分,∑起停t =2*
(2+4)=12分
将上述三种时间分别不同类型列车进行总计算,即能得到上下行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但 为编制详图留有余地,对以般货物列车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另加5~10分 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计算如下表所示
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计算表
2、技术站列车间隔时间的确定
(1)技术站同方向列车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甲
连发I ≧20分
甲连发I ≧10+4+2+4=20分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乙连发I ≧21分
乙连发I ≧4+11+4+2=21分
(2)技术站同方向列车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甲
到达I ≧21分
甲到达I ≧4+11+2+4=21分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
乙到达I ≧22
乙到达I ≧4+12+4+2=22分
(3)技术站两对向列车开到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列车开到间隔时间:甲
开到I ≧34分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列车开到间隔时间: 乙
开到I ≧36分
列车运行方案图与列车运行详图见附件。

总结
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课程设计。

回想起来,真的有点像是历尽了千辛万
I 连到 D


I 连到
A
I 开到 I 开到 I 开到
I 开到≧11+12+4+3+4+2=36 I 开到≧11+12+4+2+4+2=35
D 乙 D


I 开到 I 开到
I 开到
I 开到≧10+11+4+3+4+2=34 I 开到≧10+11+4+2+4+2=33
甲 甲 A

A
苦才到达终点的感觉。

同时也明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只能去看自己的课本,发现原来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很全面,只是讲了一些浅显易通的。

后来只能去图书馆借了几本《铁路行车组织》的书来看,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与书本上相比,真是大巫见小巫。

从这本书中关于列车运行图方面的,让我找到了突破口。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指导之下,渐渐地理清了思路,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

此次行车组织课程设计,不仅巩固了我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专业技能,更加深入了解了列车运行图这部分的知识,熟练掌握绘图技巧。

让我对行车组织这一门专业课程更加感兴趣,也希望以后能够将这门课程学好。

设计者:
2012年11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