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2、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下列对文化的表述,下确的是 ( )
A.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是人与生俱来的
B.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因为文化只能是意识形态性质
C.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命题视角】 当题目考查的内容为判断一种现象是否为文化或其属性时,除了从文化的内涵,还可以从文化的特点入手。
心理基础
学生对文科政治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信心,但是临近期末,部分学生出现疲倦状态。
重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一、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1、《文化生活》逻辑结构
2、单元知识框架
二、考题回顾,把握考向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考点4: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基本掌握了文化单元第一单元的知识内容,但有部分遗忘,缺乏对知识框架的把握。
能力基础
学生经过一年的文科训练,初步掌握了答题方法,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答题素养,但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知识总结】2、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二,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20XX年·江苏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作用)
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合作探究
20XX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班级
高二文科班
教法
导学案教学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具
多媒体
考点分析
考点1:了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考点2:理解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考点3: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命题视角】对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往往会从发展文化的原因来考查;对这种题目要注意区分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4、山东曲阜以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坚持把曲阜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经济强市、国际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放大”孔子品牌”效应,加速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聚集发展。由此可见()
【解题分析】材料分析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B.文化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命题视角】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往往会从发展文化产业角度来考查。
5、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有,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
【知识总结】1、什么是文化(内涵)?
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从形式上看,非常丰富,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是文化。
注意:文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文化对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起作用。二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不同作用。
1、(总概括)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2、文化对社会作用:①与经济、政治:A.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②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要提高文化竞争力。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视角】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是考查重点。对综合国力的把握需要和民族精神联系起来。
【知识总结】(二)文化的作用
1、“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物《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所特有的现象D、《庐山图》是非意识形态的文化
【命题视角】 当题目考查的内容为判断一种现象是否为文化或其属性时,可以从本题文化的内涵(本质、范围、形式)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