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实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实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实数》复习教学设计
易门县十街中学0维肖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

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数学内容的基础。

2.考标要求:
(1)对于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应该重点考察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判断一个无理数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比较实数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3)对于实数运算,应把握教科书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考察复杂、繁琐的实数运算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能用平
方或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
2.了解无理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实数范围.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无理数与实数
的意义;
2.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梳理,加强理解 r 梳理完善知识体系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
的概念和性质 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异同 四个根式的性质 实数的分类和定义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常见的三大类无理数 本章知识网络 2、
3、
4、
5、
6、
7、 8、 9、 二、典例分析,规律总结 专题一、开方运算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站 I 、 ⑴亍⑺行⑶ 例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迁移应用1、求下列各式的值:
快速齐 读一 遍,快 速推
进,教 师制作 适当讲 点名回
举手回
形成知识网 络,形成知识 框架,对平时
记忆不到位的 知识再次强化 通过设计四个 典型专题,复 习本章重要的 四个知识点:
1、求各数的平
方根和立方根

计算:
⑴ 7o^+(-if'"+V8;⑵馬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

设计意图
三、巩固提高,归纳提升3-7^的绝对值是______ 各层级学生独
3-7^的相反数是
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 d互为成,

能。

本组训练题应
该设计中档题
稍多一些,可
涉及个别难
题。

因为在回
倒数,
X的绝对值等于1,则a+b+x2-cdx的值3. (1) 1-5 I的倒数是
x+y

4•计算: 弄清解

程,

难。

用不同



顾知识时已练
习了简单题,
因此本组题实
际上是对知识
点的第二轮复
习,难度应该
加大些。

这样,
使学困生和学
优生都能各尽
其能。

在点拨时进一
步引导学生总
(1)
<2) J(-15)2 -(715)^
5.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it
简:|“+”|+Q_k_”|
四.达标测评,查漏补缺
k 16的平方根记作
2.皿的值为
3.计算疳+^/^^二
4总的倒数是
5.两个无理数的和为有理数,这两个无理数可以是
6. 若I x^-25 I + 口二0,则式,教
师点拨
学生独
立完成
各层级
学生独

JZ-
结题型和思维
方法
达标测评不必
成,

能。

追求面面俱到,
关键在于体现
对重点复习内
容的检测,题
目中可以加能
力提高题,以
体现知识的梯
度。

7.已知X的平方根是±8,则X的立方根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时间分配不合理,前面的第一环节,知识梳理所用的时间太长,15分钟左右,导致后面的环节,练习题有所遗漏,没有时间做。

2、对学生的关注还是不全面,没有关注到所有学生。

3、板书没有跟上知识点的呈现同步展示出来,是后面知识点复
习完了,自己很生硬的加上去的,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 0s »l 4»
rIV6-s%c 哎

g r

*・
S K
» t t s M G 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