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课题:第4章汽车制动系第一节概述授课班级:2012级汽修班授课时数:2课时(90分种)教学目的:1.了解和掌握汽车制动系的组成与功用。
2.了解和掌握汽车制动系作用和分类。
3.能判别各种制动系的布置形式。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精神。
重点:汽车制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
难点:汽车制动系的各总成之间的连接关系。
课的类型:专业课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和谈话法相结合;不断设疑,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讲授提纲:第4章汽车制动系第一节概述一、制动系的作用与类型1.作用制动系的作用是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以确保行车安全,并保障汽车停放可靠不能自动滑移。
2.类型汽车两套制动装置都是由制动器和操纵制动器的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二、制动系的基本结构三、行车制动器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6分钟)制动系统哪些部件组成的?汽车上的制动系统的功用说一说?你碰见的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讨论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72分钟)第4章汽车制动系第一节概述一、制动系的作用与类型1.作用制动系的作用是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以确保行车安全,并保障汽车停放可靠不能自动滑移。
2.类型汽车制动系一般至少装用两套各自独立的系统,一套是行车制动装置,主要用于汽车行驶中的减速和停车;另一套是驻车制动装置,主要用于停车防止滑移。
有的汽车还装有紧急制动装置和安全制动或辅助制动装置,高级汽车还装有制动力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
汽车两套制动装置都是由制动器和操纵制动器的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二、制动系的基本结构气压、液压行车制动系如图4-2、图4-3所示。
其主要部件为行车制动器。
行车制动器主要由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张开机构和调整机构组成。
旋转部分是固定在轮毂上并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鼓;固定部分主要包括制动蹄和制动底板;张开机构是液压制动轮缸或气压制动凸轮;调整机构主要由偏心支承销和调整凸轮组成。
三、行车制动器工作过程汽车行驶不制动时(以液压制动为例),所有机件处于安装的原始位置。
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制动鼓随车轮自由转动而不受阻碍。
当汽车行驶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内的油液产生一定压力后流入轮缸,既而推动轮缸活塞,使两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张开而使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的制动鼓产生一个摩擦力矩Mμ,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
这时,制动鼓将该力矩传到车轮。
由于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制动力即周缘力Fμ,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用于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制动力F B。
制动力F B由车轮经车桥和悬架传给车架及车身,迫使汽作减速或停车。
当放松制动时,油液流回主缸,在各同位弹簧作用下,制动蹄与制动鼓又恢复了原来的间隙,从而制动作用解除。
四、巩固小结(5分钟)本堂课我们讲了三个问题:一、制动系的作用与类型二、制动系的基本结构,三、它们的工作原理;、五、布置作业及答题要求(5分钟)1.制动系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2..制动系的工作原理是什么?9.课题:第二节车轮制动器一、鼓式车轮制动器授课班级:2012级汽修班授课时数:2课时(90分种)教学目的:1.了解和掌握汽车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组成与功用。
2.了解和掌握汽车鼓式车轮制动器作用和分类。
3.能判别各种鼓式车轮制动器的布置形式。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精神。
重点:汽车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组成和布置形式。
难点:汽车鼓式车轮制动器的各总成之间的连接关系。
课的类型:专业课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和谈话法相结合;不断设疑,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讲授提纲:第二节车轮制动器一、鼓式车轮制动器1.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1)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①基本结构②工作过程(2)平衡式车轮制动器①单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3)自动增力式制动①单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2.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1)鼓式车轮制动器拆装要点(2)鼓式车轮制动器检修①制动鼓的检修②制动蹄及摩擦片的检修(3)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调整①车轮制动器的局部调整②车轮制动器的全面调整③鼓式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教学过程:二、组织教学(2分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6分钟)制动系哪些部件组成的?汽车上的制动系的功用说一说?你碰见的制动系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讨论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72分钟)第二节车轮制动器一、鼓式车轮制动器1.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根据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径向力的平衡状况,鼓式车轮制动器又分为非平衡式、平衡式(单向助势、双向助势)和自动增力式三种。
(1)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①基本结构制动底板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前桥茬转问节凸缘上)不能转动;其上部装有制动轮缸或凸轮,下端装有两个偏心支承销。
制动蹄下端圆孔活套在偏心支承销,上端嵌入制动轮缸活塞凹糟中或顶靠在凸轮上;两制动蹄通过回位弹簧紧压住轮缸活塞或凸轮;制动鼓与轮毂连接随着车轮同步旋转。
②工作过程当制动时,两制动蹄在相等的张力F的作用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向外偏转紧压在制动鼓上。
旋转的制动鼓对两侧制动蹄分别作用有法向反力F N1和F N2、切向反力F T1和F T2。
如果前制动蹄所受摩擦力F T1所造成的绕支点的力矩与张开力F产生的力矩同向,摩擦力F T1作用的结果是使前蹄对制动鼓的压紧力增大,即F N1增大,摩擦力F T1也更大,则称为“助势”作用。
该蹄称为助势蹄。
而摩擦力F T2则使后制动蹄有放松制动鼓状况,即有使F N2本身减小的趋势,故后蹄具有“减势”作用。
该蹄称为减势蹄。
因此两制动蹄对制动鼓所施加的制动力矩是不相等的。
倒车时,两蹄受力情况互换,但制动效果相同。
(2)平衡式车轮制动器①单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向活塞制动轮缸,且前后制动蹄与轮缸、调整凸轮等部件在制动鼓上的位置都是中心对称的。
当汽年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都是助势蹄;当汽车倒退时,两蹄又都是减势蹄,导致前进制动效能提高,倒退制动效能降低。
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都是成对地对称位置,两制动蹄的两端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在周向位置浮动,用回位弹簧拉紧。
当汽车前进制动时,上、下轮缸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张开,将两个制动蹄压紧在制动鼓上。
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两蹄都随车轮旋转方向转动,从而使两轮缸活塞其中的各一对称端支座a推回,直至顶靠着轮缸端面为止,达到刚性接触,于是两蹄便以此支座a为支点均在助势下工作。
倒车制动时,车轮旋转方向改变,迫使两轮缸的另一端(即图中的b端)成为制动蹄支点,两蹄同样均为助势蹄,产生与前进制动时完全一样的制动效能。
因此,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不论前进或倒车制动时,两蹄均为助势蹄。
(3)自动增力式制动自动增力式车轮制动器增力原理是将两蹄用推杆浮动铰接,利用传力机件的张开力使两蹄产生助势作用。
另外,还充分利用前蹄的助势作用推动后蹄,使总的摩擦力矩进一步增大,即“增力”。
①单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两蹄下端都没有固定支点,而是插在连杆n两端开口的直槽底面上,形成活动连接。
后蹄上端固定在支承销上,前蹄上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紧压在轮缸活塞上。
汽车前进制动时,制动缸内的活塞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将前蹄推出,使其压紧在制动鼓上。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前蹄沿制动鼓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通过连杆n,以后蹄上端为支点,又推动后蹄压紧在制动鼓上,进一步增强摩擦力,加大制动力。
此时两蹄均为助势蹄,制动效能较高。
当倒车制动时,前蹄为减势蹄,它压紧在制动鼓上的力矩减小,使后蹄不起作闲,制动效果变差,故称单向自动增力式车轮制动器。
2.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1)鼓式车轮制动器拆装要点分解时先支起前桥,用轮胎螺母拆装机拆去轮胎螺母,拆下前轮;再拆去前轮毂盖,剃平锁紧螺母锁片,拧下锁紧螺母,取下锁片及锁止垫圈;然后拧出轮毂轴承预紧度调整螺母,用拉器从转向节上拉下轮毂及制动鼓。
再用拉簧钩拆下制动蹄回位弹簧,取下支承销的垫板,拆下支承销,制动凸轮,调整臂总成及制动气室。
最后拆下制动底板。
后轮制动器的拆卸基本与前轮相同。
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装配按上述相反顺序装复。
但要注意:装复过程中,两制动蹄的位置不能互换,其上端面要与凸轮工作面完全贴合,支承销端部的标记朝内相对。
(2)鼓式车轮制动器检修①制动鼓的检修车轮制动主要是由制动鼓与摩擦片相互摩擦产生制动力而迫使车辆减速和停车,由于长期使用,使制动鼓磨损,造成制动鼓失圆、工作面出现沟槽等,且在汽车制动时,发生跑偏、响声或抖动现象。
所以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与摩擦片贴合,符合技术标准。
用直观及敲击检查制动鼓应无裂纹,否则换用新件,用弓形内径规或百分表检测制动鼓的磨损和圆度误差,检测方法如图,制动鼓内圆面的圆度误差不得大于0.125mm,并无明显的沟槽,否则,应对制动鼓在专用镗毂机上进行镗削加工,镗削后制动鼓内径不得大于424mm,也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修理尺寸,且同一轿车上左、右制动鼓的内径尺寸差应小于1mm。
若制动鼓内径超过使用极限时,一律换用新件。
②制动蹄及摩擦片的检修用直观及敲击检查,制动蹄及其摩擦片应无裂纹,制动蹄按样板检查,若弯曲扭曲或变形较小,可冷压校正。
用游标卡尺深度尺测量摩擦片铆钉头距摩擦片表面应不小于0.80mm,衬片厚度应不小于9mm,否则,换用新衬片或制动蹄总成。
若摩擦片油污较轻,衬片只有少量磨损,可用汽油清洗油污,清洗后必须加温烘干,然后用锉刀和粗沙布修磨平整,再与制动鼓表面试测贴合面积,需达到技术标准,允许继续使用。
b.为防止车轮制动时,摩擦片两端与制动鼓发卡、衬片两端头应挫成斜角,斜角一般为75º。
c.为使摩擦片与制动鼓能很好贴合,必须对摩擦片表面进行加工,加工时,要按制动鼓内表面尺寸进行,并用光磨机对衬片表面进行光磨。
d.摩擦片外表面上埋头坑,孔深一般为摩擦片总厚度的2/3。
e.摩擦片铆接后与制动鼓贴合面积,应大于摩擦片总面积的50%,贴合印痕应两端重中间轻,两端的贴合面积约为衬片总长的1/3。
f.铆接时,应从制动蹄中部的两端依次铆紧铆钉,铆钉不允许斜、松动。
(3)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调整①车轮制动器的局部调整车轮制动器局部调整是在制动摩擦片磨损后,制动气室推杆行程超过40mm情况下或二级维护时,所进行的调整作业,现以CAl092型汽车前轮为例说明调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