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八章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统整
主要内容
1 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内涵 2 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价值 3 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范围 4 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组织
一、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内涵
• (一)统整
– 哲学:指由系统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 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 分或因素合称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 构、序化的过程。
• (一)统整的层次
– 1.科学知识、现象间的统整
• 动物、植物、人体;自然现象、光、 电、水;季节气候、科技产品等
– 2.科学与数学的统整
• 区别:科学是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数 学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
• 联系:数学作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使 我们对科学世界的认识更加精确。
三、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组织
– 3.科学与其他领域的统整
• 活动的最后,幼儿还把自己创作的内容编成歌词开心地唱 起来。
• 教师充分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调动幼儿已有的科 学经验,鼓励幼儿思考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四、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组织
• (一)主题单元活动 • (二)项目活动
(一)主题单元活动
• 1. 主题单元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 (1)内涵:
中班“桔子熟了”主题目标
• 1.通过创编儿歌,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提高语言的表 述能力。
• 2、通过观察、品尝、触摸等活动,了解桔子的色、形 、味的特征,知道桔子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3、通过实物操作,初步理解6——10以内数的意义。 • 4、学习演唱歌曲,熟练掌握2/4拍子的节奏。 • 5、幼儿通过小制作、粘贴画、添画、想象画等手段表
• 科学与健康的统整 –健康常识、营养卫生知识等
• 科学与社会的统整 – 环保意识、生命教育、生活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只能以隐性的方式加以 渗透,而绝不可演变成一种道德说 教。
三、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范围
• (二)统整的程度
– 1.显性的统整
• 以科学领域为主
– 2.隐性的统整
• 科学渗透到其他领域教育中
• 2.主题的选择
–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源于学科领域的内容 –源于现有的作品或材料
• 3.主题名称的确定
–突出单元活动核心目标 –生动形象,富于童趣 –激发儿童探究学习的兴趣
(一)主题单元活动
• 4.主题目标的设计
–涵盖各学科领域所特有的情感态度、 知识经验、方法技能等方面发展的要 求
–切合本班幼儿的实际
达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 能力。 • 6、养成勤洗手,爱清洁,不乱扔果皮、杂物等良好的 卫生习惯,知道要保持环境卫生。 • 7、掌握投掷动作并运用沙包,练习自抛自接、互相抛 接的技能。
(一)主题单元活动
• 5.主题网络图的设计
–按活动内容设计 –分领域目标设计 –其他设计图式
• 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 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 织教育教学的活动。
(一)主题单元活动
• (2)特点:
–知识的横向联系
• “水”的主题:“水的溶解”、“水的 三态”、“水和健康的关系”等。
–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各种教育 资源
–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具有生成性和灵活性
(一)主题单元活动
• 科学与语言的统整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在科学活 动中幼儿通过表达、交流,促进思 维的发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 科学与艺术的统整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美术、音 乐、舞蹈等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 既可以达成认知方面的目标,又可 以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组织
– 3.科学与其他领域的统整
按活动内容展开
(二)项目活动 • 1.项目活动的内涵和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必要性
• (一)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
– 生活的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知识的世界 以学科为中心的。
– 学科强调的是一种分析的、单一的思维 方式,而生活中的问题,却需要一种综 合的、丰富多样的回答。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生活性的特点, 他们认识的对象应该是生活中熟悉的事 物。
二、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必要性
• (二)课程统整
– 将相关知识内容及学习经验整合地组织 ,使其以有意义的方式紧密连结成一个 整体。
一、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内涵
• (三)学前科学教育统整
–学前科学教育统整,是以幼儿所有 的科学学习活动和生活经验为范围 ,并不仅限于学科或科目,而是包 括幼儿园所设计安排的正式与非正 式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园内或园 外的、动态或静态的各种科学活动 和经验。
• (二)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整体性的
– 幼儿的工作和游戏难以区分,科学的观察、严 谨的表达和艺术的想象、创造性的表现同等重 要。
• (三)统整教育理念体现了完整科学观
–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观不惟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独尊,而主张不同思维方式的包容与对话,以 达到对事物的丰富的认识。
三、学前科学教育统整的范围
案例:中班艺术活动“吹泡泡”
• 欣赏歌曲《吹泡泡》:“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 小草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吹呀吹,我吹的泡泡是一串串 欢笑。”
• 教师启发幼儿想像:“还会有什么泡泡呢?会是谁吹的呢 ? ”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讲述并用画笔表达 自己的想法:
– 音乐是钢琴吹出的泡泡,声音是录音机吹出的泡泡,雨滴是乌云 吹出的泡泡,树叶是大树吹出的泡泡,云彩是风儿吹出的泡泡, 小草是大地吹出的泡泡,果子是大树吹出的泡泡,小鸟是大树吹 出的泡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