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汇总

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汇总


五级分类 12级分类
组合评级
预期 损失率
五级评级
两维评级体系
客户评级 AAA级 AA级 A级 BBB级 BB级 B级 CCC级 CC级 C级 D级
贷款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常+ 正常+ 正常正常关注+ 关注+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正常-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关注-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次级- 可疑+ 可疑+ 可疑+
目实施。
美国银行风险评级应用
Risk-Based Economic
Limits &
Capital
Authorities基 Allocation经济
于风险管理的Leabharlann 资本分类额和权威部门Risk-Based
Credit Process 信贷过程
Portfolio Optimization 资本投资最优化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
理论和基本原理
内部评级法(IRB)
内部评级法即IRB方法 IRB方法根据违约 概率(PD),内部评级是指银行使用自 己的评估系统,对信贷客户进行评级及 对银行风险资产监测的信用管理活动。
一般情况下,其对信贷客户的评级 结果直接用于信贷活动,在本银行内有 效。从国际经验看,只有风险管理水平 高的银行才能使用内部评级。
(2)评级的完备性和完整性。 (3)评级系统和方法的改善。
(4)评级系统的标准。
(5)PD的测算。
(6)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系统。
(7)内部评级的使用。
(8)内部验证。
(9)信息披露。
中国银行界实施IRB方法必须做好 以下三方面基础工作
(1)强化数据管理。 (2)获取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资源。 (3)实施一定程度的变革管理来帮助项
内部评级的基础地位
支持营销 信贷审批 风险定价 组合管理 贷后风险管理 准备金计提——EL 经济资本分配——UL 监管资本充足率
内部评级系统主要功能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国家评级 行业风险评级 区域风险评级 产品风险评级 交叉风险评级
组合分析 风险预警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
(1)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
A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to the left, the Risk Rating System output is also utilized by many other constituencies throughout the company.正如左图所 示,风险评级系统输出 也为整个公司许多其他 人员所使用。
Risk Rating
System Output风险 评级系统输

Pricing &
ProfitabilityRi
sk-Based
Pricing & Profitability 基 于风险的定价和
收益 Forecasting预
测 Provisioning Reporting报告
损失提列
Risk Ratings are foundational to many of the core LOB Credi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风险 等级是整个组织许多主 要LOB信用过程的基础
(资料来源:美国银行)
正常关注+ 关注+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 可疑-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关注-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次级- 可疑+ 可疑+ 可疑+ 可疑+ 可疑可疑- 损失+ 损失+ 损失+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 可疑损失+ 损失+ 损失+
次级+ 次级- 可疑+ 次级+ 可疑+ 可疑+ 次级- 可疑+ 可疑可疑+ 可疑- 可疑可疑+ 可疑- 损失+ 可疑-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损失+ 损失- 损失损失- 损失- 损失-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 暴露)
内部评级系统与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 (IRB)
内部评级体系 (IRS)
监管当局确认
内部评级系统
配套制度
内部评级模型
数据支持
巴塞尔标准 系统验证 资本充足率 信息披露
完整的内部评级体系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违约概率 PD
10级 20级
预期损失率 EL=PD*LGD
内部评级法的两个阶段
数据
IRB初级法
IRB高级法
违约概率(PD)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违约损失率(LGD)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违 约 风 险暴 露 ( EAD)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有效期限(M)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或者 由各国监管当局自己决定允 许采用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暴露)
相关主题